🇹🇼 Netflix|台劇|觀後感 🕶 Netflix|影劇觀後感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2》評價+劇情+結局:沒有人該是一座孤島

The World Between Us After the Flames
0
(0)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2》評價+劇情+結局:沒有人該是一座孤島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情看點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2》(英文:The World Between Us: After the Flames)於 2025 年 6 月 7 日起開始首播,劇集共 10 集,該劇為2019年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第二季,由《人選之人:造浪者》《茶金》《疫起導演林君陽執導,《誰先愛上他的編劇呂時媛執筆,主演由周渝民、薛仕凌、楊貴媚、謝欣穎、于子育擔任,是一部結合橫跨三個年代,涵蓋公共衛生、法律、政治與精神疾病等議題的社會寫實劇。

故事圍繞在「超市縱火案」以及「刺殺法警案」的兩個社會事件上,馬亦森因為在那去縱火案中失去妻小,內心大受打擊之下連他身為精神科醫生的能力都失去,無法用專業來看待心理健康有問題的病患,他的內心裡滿是憤怒想要報復,多次差點失控而對胡冠駿做出傻事。而因緣際會之下他接觸到了刺殺法警加害者的兩個孩子,他是否能夠因為換個角度看到不一樣的破碎,最終能夠對內心得到救贖與諒解呢?

而本劇另一個重點就是探討社會面對思覺失調症的人如何做預防和重視的公衛問題,導演將會提到當案件發生再也無法挽回的時候,我們咎責誰對誰錯的司法是否能夠做得更完善?又或者是說可不可以連悲劇都不要發生、連受害者與加害者都不要有?或許這社會該要爭吵的是讓醫療體系可以更為完善,讓那些在還沒有犯下悲劇的思覺失調症患者能夠得到治療和恢復

本劇的劇情架構很清晰,該劇延續第一季的核心精髓,強調出「預防」是這社會該要重視的議題,不管是政治、社會大眾輿論想法都有份!這樣的案件發生,並不是只有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事而已,因為悲劇的發生,你我都可能成為受害者之一,就像是第一季所採用的「鄭捷殺人案」那樣,受害者是隨機的!而這社會也沒有人願意心理生病,他們在變惡之前,都一直處於一座孤島,永遠那樣無助,這社會,沒有人願意接住他們。

2劇照5

《我們與惡的距離2》預告

貼心提醒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我們與惡的距離2》評論+劇情+解析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2》評價+劇情+結局:沒有人該是一座孤島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2》評價+劇情+結局:沒有人該是一座孤島

《我們與惡的距離2》EP1 劇情評論

社會要「如何防範」一個處於精神健康不佳的人變成一個加害者

去年九月發生在青雲縣的超市火警,胡冠駿蓄意縱火造成5人死亡,12人受傷的慘劇,好幾個家庭因此破碎,胡冠駿的無差別攻擊造成社會大眾恐慌,檢察官求處死刑,辯護律師聲請精神鑑定,社會大眾的質疑是➊難道這是要幫殺人犯脫罪嗎?➋社會指責兇手家屬「疑家庭管教失當,養出縱火犯誰的錯?」,兇手的行為到底誰該要負責,他的行為又是如何鑄成的

2劇照1

2022年4月,胡冠駿要被移監到精神療養院,這代表辯護律師確實真的利用精神鑑定的這個理由讓胡冠駿暫時躲過了死刑,這是探討到法律只要是遇到死刑案件,是否都會利用精神有問題的方式來減輕被告的罪責?相對地對受害者家屬來說,這樣的司法不僅沒有幫到他們,更是對他們再次造成傷害。

第一集的一開頭我們就看到馬亦森帶著極大的憤怒想要去處理掉來到醫院要接受精神鑑定的胡冠駿,看到這一幕,我想導演帶出給觀眾思辨的議題是「究竟社會要如何防範一個處於精神健康不佳的人變成一個加害者?」導演先給我們思辨的不是去探討胡冠駿的行兇動機,反倒是利用馬亦森差一點點成爲加害者的那個瞬間與過程,刻畫出任何人都可能因為任何原因而成為加害者,那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遠,善跟惡之間,很可能一個瞬間就變成了惡人。所以反過來去看胡冠駿,惡的形成是被一天天堆疊出來的,而不是天生的惡,也不是一瞬間的惡。

如果連家屬都不承認孩子有生病,那孩子真的沒救了

第一集裡馬亦森看到那個鬧事的阿吉,他生氣地把阿吉給抓上救護車,這裡我要先討論馬亦森的生氣,我想是因為他恨透了那些精神疾病的人對人們帶來的麻煩和傷害,就跟胡冠駿對他的家人做出了傷害那樣。還有,在這之前就看到警察跟公衛護士的苦惱到底需不需要把阿吉強制送醫,因為他沒有傷害人,以不是現行犯,公權力都不能對他怎麼樣,從他們對話裡,編劇導演描繪出社會裡的精神疾病患者行為做強制時處於許多的模糊地帶,沒有人可以真正去判斷這個人是不是現在或是未來具有傷害性,我想阿吉的案例也呼應到胡冠駿的過往,當他在有需要幫助時,有沒有人發現?即便發現了,這社會有沒有辦法在憾事發生之前就提早阻止?我想這是對馬亦森未來的心理考驗和救贖。

2劇照5

為什麼呢?因為馬亦森是個精神科醫生,可是在家人發生憾事之後他開始無法理解和體諒這些有精神問題的人們,可是身為精神科醫師的他,照理來說更能理解胡冠駿精神問題的形成,但問題就在,他的怨恨與憤怒會不會影響了他專業上的判斷?「我們都知道亦森是個好醫生,但…亦森還是原來的亦森嗎?」面對那些需要治療的精神疾病者他只想要處理好,就能夠避免像胡冠駿這樣傷害大眾的人,導演利用阿吉的家人對馬亦森的不滿,刻畫出或許家屬都認為自己的家人沒傷害到人,以及醫生的專業判斷之間做的「拉扯」,馬亦森想要做的就是「預防」,可是這個社會卻都不許可,尤其是家屬。

《我們與惡的距離2》EP2 劇情評論

有時候我還真的希望自己有妄想,因為活在現實真的很累

劇情中特別設計了高政光這號人物,他是透過在政壇上的方式來讓法規修法可以被改善,就像是病人權益、就害防治法、鐵路安全預防,他為民眾的付出都被其他政黨拿來攻擊,這默默地批判現代的著政治只是在服務政黨,而不是真正在改進和預防不合理的事,這一點是用來批判現行法律的問題,利如「用精神鑑定就可以躲避死刑」的招數,那些受害者沒有得到該有的正義,卻好像法治又莫名其妙地保護了加害者,受害者家屬最終也只能自己被悲傷吞噬;又或者是這社會的某些人想要預防悲劇的發生卻因為法規面無法給予幫助,反倒是被認為錯誤的(利如馬亦森對阿吉的媽媽苦勸,媽媽卻是要告馬亦森,馬亦森想要預防悲劇,卻始終被法規給打槍。

2劇照2

劇情中演到以禮是對胡冠駿勸說去做測驗與鑑定有幫助的關訪員,這是以最接近胡冠駿的人物視角來解讀胡冠駿這號人物,那以禮就是夾在胡冠駿和馬亦森之間的人,看著導演刻畫的馬亦森,光是第一集就深深地讓人不知不覺鼻酸,他毫無安全裝備之下撲倒毒癮者,他對自我已經越來越失去,而以以禮的視角去看胡冠駿的狀況,原本自己也是想要去理解胡冠駿,但他的憤怒就跟馬亦森那樣不斷地助長。

這些都是生活在現實裡的痛苦感,以禮、高政光都能理解馬亦森的痛苦,但他們立場與理念不一定會相同,因為故事線的設計很特別,高政光為姊姊所面對的是身為加害者家屬的這一邊,而馬亦森所採取的立場則會是收害者家這一邊的感受,這與第一季一樣,編劇導演很強調加害者家屬和受害者家屬的不同痛苦,可是這部劇將不會是讓他們對立,而是會讓他們處於理解和諒解、救贖的道路!

我們以為我們接得住所有人,但其實我們什麼都沒接住

第二集出現了又茗(高政茗)這個家庭的案例,因為丈夫刺死髮精被判無罪而被社會大眾撻伐,這個判決結果連帶影響到又茗整個家庭,她說「人是我們殺的嗎?無罪是我們判的啊?」被丈夫的案件給拖累人生的她,導演展現出人處於絕望毫無轉機的壓抑。導演不只是透過又茗的視角讓觀眾看見司法判決下的不同面向,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又茗就跟馬亦森一樣,都不知不覺中漸漸地放棄自我,越來越放棄那最初的自己,就跟馬亦森講的一樣:「我想我已經失去照顧病人的能力,我也失去當醫生的資格」。馬亦森的痛苦我覺得就像是第一季的宋喬安那樣,都認為加害者也必須要承受跟他們一樣的痛才叫做是贖罪,第一季的宋喬安有說:「我兒子有活下去的權利嗎?」「如果殺人犯還有他們的家人都不用負任何責任,那被害者和被害者的家人又算什麼?」

2劇照3

馬亦森這一集對魏主任說:「主任認為我還有機會當醫生嗎?我還能憑著良心、尊嚴,從事醫生的工作嗎?我們以為我們接得住所有人,但其實我們什麼都接不住」,看這部劇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身為主任,我該要怎麼安慰和接住馬亦森;那如果我是馬亦森,我又會希望別人怎麼接住我?看著馬亦森發現自己失去了照顧病人的能力這場戲,導演完美地刻畫出一個人連自己都想要放棄的那種無力,連自己需要什麼幫助都說不出口的絕望。不管是馬亦森還是又茗的故事線,我覺得都是在呼應胡冠駿會走上傷害人之路的過程和掙扎,我想導演讓觀眾看出一個「心理生病的人」的過程,確實他們可能最初還沒有做錯事,但可能正走在做錯事的路上,就連羅譽也是,家庭的破碎讓他也正走在錯的那條路上。

羅譽講「會遺傳嗎?」這句話真的嚇到我,不得不佩服編劇寫出這句台詞的精準,羅卉問說爸爸媽媽的心理生病會好嗎?當中羅譽講了一句「會遺傳嗎?」雖然好像沒有什麼重要性,可是這其實暗示出羅譽身為孩子的害怕,以及導演暗示出這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馬亦森這個精神科醫生並沒有正面回答羅譽這個問題,但用了比較正面的方式回答羅譽,甚至講到可以預防發病的方式。可是我覺得第二集的鋪陳還不錯,因為馬亦森看著孩子的父親的案例而有的破碎生活,這讓馬亦森反倒是用了自己的視角看見了受害不只是受害者,還有加害者自己的家屬,這一點跟第一季的加害者李曉明家屬很像,李大芝曾經有說:「我憑什麼可以笑,被哥傷害的那些人,他們還可以笑嗎?」展現加害者家屬的愧疚感,還有不知道怎麼擺脫的責任,羅譽在媽媽也情緒失控時,才國三的他想辦法撐起這個家,還要面對這社會對他們的公審,身為加害者家屬,所背負的痛苦或許不比受害者家屬少。

《我們與惡的距離2》EP3 劇情評論

待新集數更新~

2劇照4

《我們與惡的距離2》EP4 劇情評論

待新集數更新~

《我們與惡的距離2》EP5 劇情評論

待新集數更新~

《我們與惡的距離2》EP6 劇情評論

待新集數更新~

《我們與惡的距離2》EP7 劇情評論

待新集數更新~

《我們與惡的距離2》EP8 劇情評論

待新集數更新~

《我們與惡的距離2》EP9 劇情評論

待新集數更新~

《我們與惡的距離2》EP10 劇情評論

待新集數更新~

//MIR 文中廣告

《我們與惡的距離2》演員陣容與角色介紹

  • 周渝民(《逆局》)
    飾演的精神科醫生馬亦森,原先幸福的一家三口卻因為一場隨機縱火案而破滅,因為喪失妻小而從樂觀又有正義感陷入沉重和憂鬱。
  • 劉子銓
    飾演縱火兇手胡冠駿,他從小就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個性直接暴衝,沒有同理心,會以惡意破壞引起父母關注,遭受父母放棄。
  • 薛仕凌(《影后》《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疫起》《查無此心》)
    飾演的公正黨立委高政光,他和議員高張玉敏是地方型政治人物,高政光身為政客後代,但極不認同母親高張玉敏與其他長輩的理念與行為,後來因固執理念、得罪執政黨而遇到罷免危機,而高張玉敏為了家族的榮耀則堅持依賴各方勢力與手段支援,造成兒子的不理解。
  • 謝欣穎(《愛的噩夢》)
    飾演高家的私生女高政茗,為了搏得大媽高張玉敏的喜愛而加入競選工作,卻因此遇到重大打擊、選擇逃家。後來改名為陳又茗的他與黃鐙輝飾演的「羅自強」共組家庭,生下羅譽及羅卉,羅自強一直努力照顧家庭妻兒,一心想改善家庭生活,卻因為投資失利、思覺失調發病,犯下殺警案,自此,羅家生活頓失依靠,兄妹倆也在學校遭受霸凌欺負,羅譽一心想扛下起家裡重擔,照顧媽媽及妹妹。
  • 于子育(《惡女》《她和她的她》)
    飾演公衛護士許幸珠,丈夫為屈中恆飾演的游文誠,許幸珠為人溫暖熱血,是醫療系統與當地居民溝通的橋梁,受個案的信任和依賴,也是故事中樸實又有人情味的小人物代表。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


你覺得這部影劇好看嗎?

點擊星星來評分

評分統計 0 / 5. 評分人數: 0

不需要登入註冊就可以直接投票喔~

Netflix追劇筆記本🍿

🍿 追劇不是浪費時間,是更了解自己和人生,喜歡從「追劇」去解構「人生哲學」和「人性」,小編喜歡帶觀眾探索劇情、人物角色的各種細節面!有時也愛看燒腦懸疑劇瘋狂推理、自己畫複雜人物事件關係圖。

✍️ 目前小編為【女子漾】長期駐站作者。本站合作項目有客座文章、廣告單元放置、文章授權、駐站作者、試映影評等等,📩 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合作方式也都可以來信聊一下喔:contact@screenpotato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