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都很長,歡迎用目錄找重點▼


《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劇情看點
Netflix 紀錄片電影《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英文:Trainwreck: The Astroworld Tragedy)於 2025 年 6 月 10 日全球同步上線,由Yemi Bamiro、Hannah Poulter導演執導,全片為 1 小時 20 分,本紀錄片透過倖存者、醫護人員與工作人員的獨家訪談,全面回顧 2021 年 Astroworld 音樂節的致命踩踏 10 人死亡悲劇,並探討其餘波與責任歸屬。其實關於音樂節的悲劇,之前 Netflix 也有紀錄片《集體暴走大事件:1999 胡士托音樂節》《FYRE:國王音樂節》很推薦!


《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紀錄片架構採取的是透過不同人物視角的訪談,聚焦發生踩踏事件的原因和當下的恐懼,那些在音樂節失去朋友的人的陰影,以及死裡逃生的倖存者,以他們的話語還原當時悲劇發生的真相。因此觀眾會發現這部紀錄片不會是那種著重在判決結果的討論,而是著重在真相與悲劇發生原因的探討。畢竟這事件在法律上主辦單位已經被判決無罪,但大眾以及受害者想要的結果是道歉、還有希望娛樂產業可以以此事件作為借鏡來重視性命,因此這紀錄片比較像是一種呼籲和警世,希望群眾可以對安全有所警惕,同時也希望主辦單位不要再漠視人命。


紀錄片《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的案件發生是在 2021 年,我可以理解為什麼這個事件會被拿來拍成紀錄片做探討,因為人群安全的悲劇發生不時在發生,既然這不是個案,卻也諷刺的是時常發生,這也代表這個社會、政府、法律對人群安全的漠視,甚至是主辦單位總是習性地在法律上不用負責任,每次幾乎都是賠錢了事然後繼續賺錢,像這樣大型活動的安全疑慮,經過如此多的悲劇下來卻完全沒有改進,這也代錶人類再次對悲劇的「必然發生」再次漠視。
《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預告
❤貼心提醒❤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評價+案件討論

《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劇情評論|保全視角:人力不足與維持秩序的難度
《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紀錄片裡找來叔姪兩人在音樂節擔任保全的第一手談話,他們被吩咐要穿一身黑,並被叮嚀群眾會衝破大門,要有心理準備。雖然紀錄片沒有特別去探討主辦單位在最初是如何召集和統籌這個活動的前置作業(這很可能是因為理想國主辦單位不願意接受採訪所以不知道內部更多的內幕)。這個音樂節看得出來就像是一個大拼盤一樣,以為把事情外包就好了,就像是保全找來的是「人」,而不是可以控制現場秩序的「團隊」,也彷彿這些保全在現場就只能看著事情發生,卻也無能為力地去做出應對。

這就讓我想到,在音樂節之前,他們有開過會嗎?他們有分散保全的人利在不同地方嗎?徵招保全夠人數嗎?似乎這些都沒有真正討論過,只以為外包之後就沒有主辦單位的事了。因為光是看到開園的那一瞬間,就暗示出主辦單位應該是沒有事先去模擬動線和設計應對每個失控發生時的應對,尤其是對應到踩踏事件發生的當下現場的第一線人員沒有辦法跟的有權限的人物聯絡時,這都透漏出主辦單位舉辦這活動的草率和不謹慎。
《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劇情評論|歌迷視角:太過解放而帶來的悲劇?
《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的事件就跟「梨泰院踩踏事件」很像,因為大家對安全的疑慮很放心,又或者非常沒有警覺性,也因為當下的氛圍很解放,所以對於身邊正在發生的危險並不會有所戒心所警戒,尤其是如此大規模的舉辦單位,自然也會讓人覺得放心、專業。確實換作是我,去到像遊樂園的地方也確實不會覺得該有所警戒之類的,也可能會覺得這地方很安全。但以我們身為觀眾的視角,會發現歌迷的失控,例如那些沒有買票的人爬著鐵柵欄也進去,我想這無關年輕人與否,而是關乎「人無法自制的可怕」,而且還是「一群人的失控」而造成的推擠。

因為 2021 年世界終於開始解封,對所有音樂迷來說是美事一樁,總算可以恢復辦音樂節,饒舌歌手崔維斯史考特主辦的「天文世界音樂會」(理想國公司承辦的演唱會,也是娛樂表演產業的最大推手),休士頓的任何一個高中生都在談論這場演唱會,崔維斯是休士頓的重要象徵,年輕人都很崇拜他,嘻哈樂的精神一直是對抗體制,崔維斯史考特的音樂就有點像是不鳥這體制的人,所以很受年輕人歡迎,畢竟他們喜歡自由、無拘無束。確實崔維斯史考特的演唱會真的很能帶動氣氛和情緒,當然這也討論到 2021 是因為解封所以讓被關很久的人們情緒更為激昂、奔放!在情緒高漲的時候肯定不會理性!這也是這個事件裡很關鍵的因素,或許這也可能是理想國在辯護中所採取的把柄。
《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劇情評論|事件發生時受害者當下的視角:求救聲完全被淹沒
踩踏事件就是在崔維斯史考特的舞台倒數而漸漸形成的,越來越多人望舞台推擠,當人越來越興奮時,就越不自覺地往前推,《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紀錄片用了現場的影片來呈現出當時歌迷在人群中的窒息,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保全要把人從人群裡拉出來的那種「用力」,就知道人在裡面是被擠得「多緊」,慌亂之中沒人是理智的。尤其是以被踩踏的歌迷恐怖經歷視角,他自己快要窒息的敘述真的給了觀眾很大的臨場感,混亂的畫面、慘叫聲、呼救聲。
當脫困的歌迷跑上台要求停止表演時,還被要求下台,我佩服艾登的勇氣和救人的急迫性,但這裡可以到的是主辦單位沒有警覺,應該是說只認為這是瘋狂的歌迷想要衝上台,我也佩服當中那個是護理師的歌迷在歷經恐懼之後還不忘救人,歌迷之間的善心和勇敢、互相支持其實讓是讓我感到訝異的發展,觀眾應該會發現幾個歷經被踩踏的歌迷有好幾個都是「被拉起來的」,這也表示這些歌迷之間的關心和彼此保護。而艾登失去他的朋友,對他來說想必是自責,因為他是衝上台要求停止表演的人,可是他卻無力改變這樣的結果。
但這就有著疑問,為什麼保全人員或是現場工作人員都沒有對後台尋求協助?好讓演唱會停止呢?崔維斯在看到有人昏倒之後,他又繼續回去表演,當中安全專家就說「任何關鍵決策者,無論是來自警方、消防隊、緊急醫療服務或理想國,都應該可以立刻啟動表演停止程序」,理想上是這樣沒錯,但問題是如果當初主辦單位其實根本就沒有開會討論過這要如何執行呢?這也是安全專家對主辦單位的批判,因為本該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卻一直無法執行(就連警方也找不到理想國的工作人員來授權結束活動)。
警方的做法是對的嗎?警方找到理想國的工作人員,理想國想要在八分鐘後停止表演,但警方卻因為害怕停止表演而造成恐慌,所以要求繼續表演?這到底是什麼荒唐的邏輯?那警方找理想國的工作人員到底是有什麼用?這也難怪安全專家分析當時的悲劇過程時會說「這不是忽略危險訊號的案件,而是對響亮的警報充耳不聞」這是主辦單位和警方明知道危險正在發生卻故意放任不管,這也是受害者想要讓大眾知道主辦單位所掩蓋的事實和真相!
《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劇情評論|第三機構的加入看悲劇事件的視角:主辦單位的無知和不作為
主辦單位要求媒體不要討論這件事,試圖把這些死亡打造成是個案的意外,這也難怪那些歷經過踩踏事件的受害者們接受這個採訪是想要讓世界知道真相不是媒體和輿論所講的那樣只是意外。雖然崔維斯史考特也要付出責任,但所有責任都讓崔維斯史考特來扛似乎有點不公平嗎?因為後台並沒有要求他「立刻停止」,可是他必須要扛責是因為這是他的音樂節,他其實也是主辦方的一員,所以這是大眾要他扛責的原因。

那理想國呢?紀錄片《全面失控:德州音樂節悲劇》的最後討論這個音樂節會發生悲劇的最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就是安全專家釐清的重點,他也嚇了一個結論就是:「這音樂節絕不是意外,那是必然發生的悲劇,因為缺乏先見之明與拋棄基本安全守則導致」(也就是所謂的無知和不作為):➊理想國賣出五萬張門票但並未考量和設計動線讓觀眾安全地去崔維斯的舞台(在事前其實他們早就討論過舞台容不下五萬人)、➋理想國低估會去看崔維斯舞台的數量,現場的人數遠超出他們的預估、➌再加上有些沒買票的人也偷溜進去,造成更多人數規模(光是門口沒有檢票的設計就很令人匪夷所思)、➍舞台設計動線不佳(觀眾都集中在可以快速抵達舞台的那一側,導致推擠)、➎主辦單位在崔維斯上台前就有發現推擠,並沒有及時做出反應(只有在簡訊中討論)
最後導演放上律師對理想國和娛樂業的喊話:「我們一定要跟業界領袖好好討論,只有這樣才能帶來改變,只有這樣才能拯救性命,我們不能讓大人物逍遙法外」這個事件除了是受害者得到正義,更是為未來的悲劇做預防,但也很諷刺的是2023年時陪審團裁定沒人有必須為死亡事故付刑事責任,也就是說,這些大公司賺錢賺飽飽,那些悲劇卻是能毫無責任,用了最老套的方式解決問題:那就是「和解」和「錢」。這結果也跟《集體暴走大事件:1999 胡士托音樂節》一樣,主辦單位沒事,然後都由當時的小人物被檢討。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