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都很長,歡迎用目錄找重點▼
Netflix《忘了我記得》台劇




《忘了我記得》是於 2025 年 5 月 23 日在 Netflix 平台上線的台劇,該劇由劉若英執導和編寫劇本,並由《影后》《人選之人造浪者》謝盈萱主演,劇情深刻描繪現代女性在「中年階段」面對生活多重壓力的真實情境,劉若英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中年女性在生活、工作、家庭與友情中的多重壓力與挑戰,透過程樂樂的故事,觀眾得以窺見現代人在面對困境時,如何尋找自我、療癒心靈,並重新建立與親人、朋友之間的連結,這部劇集不僅展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面貌,也傳遞了溫暖與希望。

台劇《忘了我記得》是一部貼近觀眾日常生活的劇,裡面的劇情貼近著社畜在工作和成就地位上的奔波與迷惘(尤其是當人生不知不覺地來到了中年階段!),然後在結合家庭與親情、還有創傷,巧妙地讓程樂樂這個角色的「喜劇演員」身份做一種「苦笑和自嘲的喜劇」,看透了人生的忙碌與迷惘,把它變成喜劇,所謂的:「人生很多事情是遠看是喜劇,近看是悲劇」大概就是這樣吧!喜悲之間的交織與融合,形成一種蠻催淚的人生故事(尤其親情線真的好催淚,友情故事線則是很療癒,愛情故事線則是超寫實!)。



謝盈萱《忘了我記得》評價好看嗎?
我特別喜歡當中有一款海報是「忘了我記得」的「我」放在正中間,「忘、了」、「我記得」這樣的設計,劇情裡真的有些事情不是真正忘了,而是我們把它放在心底的深處不再去回想,但真正回想起來時,才發現自己記得!(也就是說,我有忘記,但也有記得)。尤其劇情搭配著有阿茲海默症的父親,那些幸福以及療癒的記憶漸漸地被挖掘出來,父親忘記的,女兒幫你記得!我想這是劉若英編導寫給每天都在打拼的人們一封信,當我們正忙著衝刺和穩定人生時,父母終究還是這條路上對你最不離不棄的人,有些人生雖然苦,但如果能用喜劇演員的態度來化解這份悲傷,或許也不是件壞事。
❤貼心提醒❤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台劇《忘了我記得》評論+劇情+解析

《忘了我記得》劇情評論|四十歲的中年人生階段該是什麼樣子?
《忘了我記得》在劇情故事線中,程樂樂是個四十歲的女性,通常在這個人生階段的人,可能大家會想著這應該是已經在社會有有地位、要有亮眼頭銜的時候了吧?不~劇情最初透過超級忙碌、還在便利商店兼職,日復一日地奔波於生活與喜劇演員工作的壓力中的程樂樂,就像是程樂樂台詞講的「我爸應該是忘了四十歲的人是有多忙了」,巧妙展現出現代中年女性的多重角色與挑戰,如果你覺得你的四十歲還是一塌糊塗,放心,你不孤單,因為有人也跟你一樣還在混亂。

第一集劇情是聚焦在「歲月是把殺豬刀」的議題上,有幾個鏡頭我覺得帶得日常但又巧妙,強調出「人變老原來只是一瞬間的事」,這不僅說的是程樂樂,還是說程光齊。光是以程樂樂的視角看著父親的背影時覺得父親老了,這顆鏡頭就能馬上讓我眼眶泛淚,因為父母親逐漸走向老態,還真的是一下子的事,就連自己也是,忙碌之中才驚覺自己竟然也邁入中年階段!(可能是眼花、可能是體力變差、可能開始有了白髮等等),我覺得在醫院中程樂樂還覺得醫生是在開玩笑說父親有阿茲海默症,這顆鏡頭是在描繪程樂樂還沒有意識到父親已經老了,直到她看到父親的背影、被醫生提醒,才發現父親老了,自己也老了。
我蠻喜歡這部劇刻畫出四十歲人生的「混亂」和「焦慮」感,角色的選擇都緊貼著「現實面」,道出這時代的女性在人生上的各種選擇,例如佳雲有孩子的每日高壓與匆忙、以及承受社會價值觀衝擊的單身女子蘇菲、還有在事業上被認為是一事無成的程樂樂,又或者是張凱跟程樂樂的家庭背景與理想的落差因而分居,劇情中這些中年的角色們,全都因為忙著努力讓人生不入軌道而忘了最初的自己和最初的愛,很多事情與記憶、初衷、彼此理解就是「忘了」。
《忘了我記得》劇情評論|程光齊雖是故事線的背景,卻是故事的核心靈魂
《忘了我記得》的每一集裡,雖然程光齊都幾乎是故事中的背景人物,就像是時不時出現在程樂樂的生活中那樣自然,他不搶戲,但卻是程樂樂人生與劇情中的靈魂人物,我喜歡劉若英編導這樣的設計,既不突兀,卻又能展現出一個老父親在兒女生命中默默矗立的「永遠後盾」與「靠山」。導演以細膩的手法展現出程光齊不願成為程樂樂負擔和悲傷來源的一個父親,我想程光齊應該自己也有警覺到自己時常忘記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兩個月沒有回家的程樂樂會說「餐桌是用來吃飯,不是來堆東西的」,這「堆東西」的動作事實上是程光齊在讓自己可以方便找到忘記的東西的方式。

程光齊這個老父親總是在程樂樂的低潮時期最溫暖的「幫助」,他總是說「我家就是你家」,不管是程樂樂被開除,還是她與張凱分居,程光齊都這樣說(第三集裡程樂樂說要搬出去,結果是住在老爸家隔壁XD 真的太可愛),這個老父親對女兒的了解,總是在一些小動作之中,例如煮了程樂樂說不吃的泡麵、例如想要關心被開除的程樂樂但又假裝不知道的慌張、還有程樂樂將要離婚而帶著傘去找女兒的擔憂,程光齊這角色雖然都不在這些故事線的主軸裡,但他絕對是程樂樂的人生和所有故事線裡的最核心靈魂人物!

而且我真的很喜歡程光齊童心未泯的個性,程樂樂的喜劇演員就像是遺傳到父親,能把人生的苦和悲傷化作一場自嘲與療癒別人的視角,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程光齊在醫院裡講了好幾年的「母雞抖」笑話吧,這完美展現他獨特的生活態度:「能把悲劇看作是喜劇」(就跟卓别林一樣),當然這也是在暗諷程樂樂的人生悲劇,就像是馬克講的,人生越是坎坷才能把脫口秀講得更豐富和精彩。劇情中不管是他面對自已的生病和死亡,甚至是面對單車車友先離世的難過,他都講了笑話緩和氣氛,巧妙地讓傷心的事變成是一種溫馨和黑色幽默。
《忘了我記得》劇情評論|脫口秀表演是程樂樂療癒自我和同類人的方式,但也傷害到了張凱
程樂樂是在一次偶然機會下載脫口秀酒吧而開始自己的一場秀,在台上的程樂樂就像是她的老爸一樣,將自己的失業經歷悲劇、委屈轉化為幽默的段子,意外地引起觀眾共鳴,療癒了自己,也療癒了當時沒有獲得升遷機會的張凱。但兩人的分開,卻也是因為「喜劇演員」身份,而讓張凱決定離開她,程樂樂說的那段「你可不可以誠實告訴我這個行業到底哪裡冒犯到你、讓你不爽?這行業讓我覺得我不是這世界上唯一對生活感到無力的人,我站上台然後講那些我解決不了的問題,嘲笑那些悲慘的事,然後那些陌生人笑了,他們懂,你懂嗎?」脫口秀對程樂樂來說,我覺得是想要找到一個同溫層的概念,觀眾笑了,這就是表現出有人跟她一樣在這個世界與社會中一樣慘。

程樂樂和張凱會真正離開的原因,其實是在於程樂樂的那場抱怨張凱的那場脫口秀:「我要說出我是脫口秀喜劇演員竟然比出櫃還難?」才是真正傷害到張凱的原因,這呼應到第四集裡程樂樂堅持不想再拿婚姻悲劇來當段子,其實是她內心裡對張凱的無比歉疚。這樣的轉折,其實讓觀眾也反思到,有些悲劇拿來當喜劇看,或許真的不適合,再說了,我也覺得程樂樂不想要再講張凱的故事,是因為這不是她當脫口秀演員的初衷,她不想要用傷害一個人來得到自己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程樂樂說「我不想要用這種方式取悅觀眾」。
《忘了我記得》劇情評論|你的40歲是長什麼樣子?這階段的女性有不同的課題和遺憾
程樂樂與兩位閨蜜蘇菲和佳雲組成「月經會」,每月聚會分享生活點滴,蘇菲看似事業有成,佳雲擁有小孩看似家庭幸福,讓程樂樂感到自己的生活一團糟,然而,隨著劇情發展,觀眾也會看到每位角色背後的困境與掙扎。本劇的焦點都在於「女性」,第四集裡講到了程樂樂的媽媽,最初我們只知道曉芳離開程光齊,但不知道原因。我不得不說第四集的後半段真的很催淚,我喜歡導演用程樂樂還沒找到媽媽離開的答案時就迎來媽媽死亡的開頭,去強調程樂樂「忘了」細細回想和理解身為一個媽媽的各種壓力和選擇。

觀眾可以看到畫面中,小時候的程樂樂其實已經觀察到媽媽的「不開心」,可是她在找尋媽媽離開的原因時,忘了這段記憶其實就在暗示著媽媽想逃離當媽媽的壓力,這份疑問直到程樂樂40歲時才解開:「有人就是比較適合當母親,有人就是比較不適合」。我很喜歡第四集的後半段,因為那個脫口秀的保留席,其實就是程樂樂的媽媽,一直在支持著她的夢想,當中程樂樂有提到她自己跟媽媽很像,想做自己,只是媽媽比她更勇敢。超喜歡程樂樂講的:「其實我很羨慕你,因為我覺得你比我勇敢,身為女兒我沒有辦法原諒你,但身為一個女人,我理解你」,這真的是很棒的心理救贖欸!第四集我想要討論導演的幾個鏡頭真的非常有感!
- ➊佳雲說兒子畫她的畫像,裡面充滿一個當媽媽的細節,而當程樂樂看到畫時,她說了「畫得比我好」,這不只是單單地在自嘲,其實這背後是藏著創傷,因為程樂樂對媽媽沒有各種印象與觀察(甚至是媽媽離家後她也忘了媽媽的記憶),所以那句「畫得比我好」其實是在感慨自己無法畫出那樣有細節的「媽媽」出來。
- ➋程樂樂追著清潔隊車子跑的那場戲超催淚,這顆鏡頭導演用倒敘的方式來解答她到底是在追什麼?後面的鏡頭就告訴了觀眾,其實就是在追媽媽曾經支持她夢想的那些脫口秀VIP門票!
- ➌還有最重要的是「番茄醬」,番茄醬是從第一集開始就展現出她的口味喜好,但第四集裡我們才知道原來這是程樂樂與媽媽之間最後的回憶,她在媽媽離開的最後一天就是學會蕃茄蛋包飯。最初,我想還是孩子時的程樂樂會吃蕃茄蛋包飯,是迫切地想要等著媽媽回來;可是到最後成人的程樂樂,吃著蕃茄蛋包飯的感受或許就漸漸地變成對媽媽離家的怨恨,但又對過世的媽媽不捨,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有一幕是從醫院回家後程樂樂拿起番茄醬嚐了味道,我覺得這一幕是程樂樂在拼命回想媽媽在她身藏在內心裡的那些記憶,想要用味道把記憶跟感受給叫回來!
我很喜歡最後導演利用程樂樂在台上講著自己對媽媽的感觸,台下沒有觀眾,但程樂樂內心中那個保留席的位置還在,更想要用一場脫口秀專門說給媽媽聽。而從段子裡也可以發現,講著媽媽的故事時,程樂樂也在找尋人生的方向,就好比媽媽可以因為勇敢做自己而承受這樣的辛苦,那她也是可以的吧?程光齊帶著程樂樂去媽媽以前唱歌的那間餐廳,媽媽那張笑得燦爛的照片終於讓程樂樂想起來「媽媽其實會笑、也想追夢、也想開心」的渴望,只是因為程樂樂內心裡對媽媽拋下她的怨恨給刻意忘記了!「我是刻意忘記你會笑,我是刻意忘記你曾經那麼努力,我是刻意忘記當你要走的那一天是我讓你走的」。

《忘了我記得》劇情評論|樂樂與張凱何時不愛了?他在人生低潮遇見我,人生高潮離開我
我蠻喜歡第三集「何時不愛了」這一集,這一集裡劇情深入挖掘程樂樂與前夫張凱之間的情感糾葛,太喜歡劉若英編導可以將這段婚姻跟愛情寫得美、拍得寫實,因為程樂樂與張凱的相識是始於一次偶然的脫口秀演出,兩人因共同的生活低潮而產生共鳴,進而相戀並結婚,我想這是他們最初的愛(尤其是張凱在婚禮上還說會娶程樂樂的原因是因為「一見你就樂」),這象徵著張凱愛上程樂樂是因為他終於能在這苦澀的工作中得到一些黑色幽默。

但隨著時間推移,張凱的事業逐漸回穩,並計劃前往新加坡發展,而程樂樂不想要因為張凱的決定而改變現狀,仍在便利商店兼職,並照顧父親,兩人對未來的規劃出現分歧,價值觀的差異,就是他們「逐漸忘了愛」的起始。
其實第三集裡我也蠻喜歡有蠻長的一段篇幅是給張凱這個角色,他道出身長在優渥家庭下的某些委屈與不被看見的努力,大家都認為他的成功是靠著父母的關係才爬到這這個位置,「我這種人過得不辛苦嗎?我這種人即便努力兩倍、三倍,超過別人的努力,別人都不見得認同我的」,我相信這是身為一個中年男子很在意的點,而我也超級能理解張凱本身想要接受這份升遷的決心,因為身為一個中年男人,在這階段的他們肯定會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有著被看見的榮耀,所以霍建華在吵架的那場戲裡,那情緒張力我覺得蠻震撼!
《忘了我記得》劇情評論|至少你還有選擇,我連選擇都沒有?
第五集講到的是程光齊已經確診為阿茲海默症,在中年,人會面對的就是父母親需要被照顧的時候,確實導演有展現出程樂樂面對這個階段的混亂和手足無措。可是我更喜歡導演展現出程光齊面對自己開始忘記事情的那段過程,他拼命想要想起腦中的各種細節,但也拼命地不想要接受自己生病的內心慌張,畫面中細膩地刻畫出一個老人在面對自己人生最後階段面對死亡的心境、害怕、孤單(老實說我真的無法想像一個人自己去做生前契約的那種心境該是有多麽難過害怕的一件事啊)。

當然中年的程樂樂也能感受到爸爸對死亡的一種無助,但又保持著可愛的幽默,尤其是我看到程光齊的那張遺願心願單時,我完全可以理解程樂樂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程光齊還說「別人看爸爸的遺書都會流淚的吧?」XD 然後程樂樂看到的點也很好笑,「為什麼我是排第六?我的脫口秀竟然比不上一塊牛排?」但我真的很喜歡程光齊的人設,他雖然幽默,但也很精準地看透人生,他說到「你不覺得這世界上常常我們想做的事情最後都沒有做成嗎?你真的以為遺書是寫給活人看的?遺書是寫給活人偷看用的」

程光齊默默地展現出他在這階段的孤單,以及想要和女兒多相處的渴望,那句「明天明天明天,老是明天,還好我踢天都有明天」現在我才知道原來程光齊老是煮程樂樂不喜歡的泡麵,這其實是在展現他「多留女兒一下」的父愛!(這細節導演真的刻畫得太好了)第五集的最後,我們會看到程樂樂留下來吃西瓜,就算她說自己家裡冰箱有,但程樂樂還是留下了跟爸爸吃這頓飯,這畫面沒有彼此的對話,只有程樂樂的獨白「四十歲了,你覺得你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跟你父母相處?答案是15天,然後在這15天裡,他會以一種當你發現的時候他已經無法控制地老去,直到再也沒辦法為自己決定任何事」,這段獨白中,我覺得展現了程樂樂一種自我成長去面對這些困境。
程樂樂在身心崩潰的階段中,程光齊也何嘗不是呢?他把家裡貼滿便條紙提醒著自己這些記憶,程光齊害怕的或許不是死亡,而是忘記自己和一切,然後給程樂樂添了麻煩。在醫院中,程樂樂在照顧著程光齊的那畫面,呼應到旁邊一個爸爸在照顧女兒的畫面,兩者的情緒完全不同,但是,我想我們都當過孩子,都忘了過去父母也是這樣一點一滴地在拉拔著我們,那種累,作為小孩的我們,大概也都忘了。
《忘了我記得》劇情評論|既然這場雨暫時不會停,那我就陪著你,就像你曾經那樣陪著我
程樂樂簽下DNR的那個瞬間,是乘載著爸爸不想要全身插管的希望,可是即便這是爸爸的希望,程樂樂還是做不到(所以爸爸還是搶救回來了),或許是因為程樂樂還想要跟爸爸好好道別,因此讓自己自私一次再把爸爸給留在身邊。那場開玩笑式的程光齊告別式真的很轉折,這個場子就像是程樂樂和程光齊一起對大家的脫口秀表演一樣,可是這樣的預辦喪禮是在國外很流行的方式,就跟程光齊講的一樣,躺在木箱裡還不知道能不能聽到大說的話,所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場真正的告別,我想這也是程光齊特別為程樂樂準備的道別方式吧,畢竟他最怕對女兒留下遺憾。

人沒有記憶的時候活著,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我在想劉若英編劇導演會這樣設計程光齊有失智症,這是想要強調人在忙碌的生活裡會把原有的記憶忘掉,也會把快樂幸福的畫面給塵封,但對程光齊來說回憶和記憶是多麽珍貴的東西?哪怕是一件小事,哪怕是多麽平凡,他都想要記得。第七集中導演利用程光齊那些過去最習慣的動作與行為,展現出程樂樂在他內心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例如他不由自主地在在外等門、半夜為程樂樂泡牛奶,心裡都是那個小時候的程樂樂。
程樂樂面對的是許多現實面,第七集裡程樂樂把內心所有的壓力與混亂全部發洩出來,這是身為一個女兒、一個照顧者的極大壓力,如何讓一個人崩解,或許每個人都會面臨到父母的生病,可是程樂樂卻也沒想到自己做起來會是困難重重,可是面對父親那句「可不可不要把我送走?」這句話,內心又是無比的糾結,這真的是我們人到中年會遇到的各種現實面,對於這段話,裡面有著是程光齊和程樂樂的回憶,他們都彼此努力成為獨立可以好好照顧自己的人,不想要打擾彼此,就只求可以待在彼此身邊。在後面鏡頭的帶動,也展現程樂樂帶動程光齊去記起過去的回憶,在爸爸身邊,我想程樂樂做回了那個小時候程樂樂,想要做個永遠的女兒。
《忘了我記得》劇情評論|現在我成了我爸的媽媽
程樂樂:「有時候我不知道是因為責任感還是愧疚感在照顧你,其實我很累,但我又很心疼你,其實我很害怕你突然就走了,但我更害怕你一直走不了,我很不孝,對不起,你打我啊」,在本劇的最後一集裡,故事聚焦在不同中年女人面對的家庭問題,程樂樂因為照顧失智的父親而感到身心俱疲;反之,佳雲因為有自己的家庭而一直不能去看父母;而換到其實是失去父母的蘇菲來說,能擁有父母是件幸福的事。
真的,如同程樂樂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處,這三個女主角各自都不一樣,父母對她們來說都是有不同的課題和遺憾。我喜歡程樂樂一直想要用自己來讓程光齊想起記憶,或者重溫那些過去父女倆的幸福時光,我想,原本那些已經原本被遺忘的記憶,因為程光齊的生病,才讓程樂樂再次記得這些快樂的回憶吧!這部劇這樣的設計,我想導演也想要讓觀眾知道,情感與愛之間可以克服很多困境,我們一路以來看到程樂樂身心崩潰的樣子,但每次都是因為那些過去的幸福記憶而再次溫暖會快樂起來,現在想想,我好像也對許多童年記憶忘了,每個人或許看完這部劇後,也會想要主動去找回童年最真摯的快樂和親情吧!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