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tflix|台劇|觀後感 🕶 Netflix|影劇觀後感

【8解析】Netflix台劇《誰是被害者2》劇情+評價+結局,兇手動機案件深究?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勝過第一季?

The Victims Game review

《誰是被害者2》台劇

先來說說台劇《誰是被害者2》第二季評價有沒有勝過第一季?我覺得編劇導演走的調性是一樣的,在故事線上和角色上的延續都有著一定水準,而在劇情的格局我覺得更廣也更深入,不僅議題包含第一季的主要核心概念,《誰是被害者:第2季》還擴展自己想要延伸的新議題,所以即便第一季的表現已經很優秀,但是《誰是被害者第二季》真的也是高水準啊!如果你本身很愛第一季,那第二季的驚艷也會讓你愛第二季更深!♥ 忘記第一季劇情的觀眾也可以閱讀以下的文章喔~

誰是被害者第一季觀後感
【台劇|觀後感】《誰是被害者》顛覆觀眾看片習慣,你要找的並不是兇手

本篇文章為《誰是被害者2》的劇情特論和解析,關於本劇還有其他的內容文章推薦:

⛧【複習劇情用的文章】→詳細|誰是被害者第2季分集劇情(全8集)
⛧【劇情結局用的文章】→懶人包|第2季結局+彩蛋伏筆+兇手探討+案件統整

【劇名】:誰是被害者2 /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
原作】:第四名被害者
編導】:梁舒婷、徐瑞良編劇/莊絢維、陳冠仲執導
演員】:由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領銜主演
集數】:8集,每集片長大約是50-60分鐘
英文】:The Victims’ Game
類型】:懸疑犯罪、驚悚

誰是被害者2-預告



📣 貼心提醒 📣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解析與劇情8討論

Netflix台劇《誰是被害者2》劇情8解析+評價結局,誰是被害者第二季有勝過第一季嗎?
Netflix台劇《誰是被害者2》劇情8解析+評價結局,誰是被害者第二季有勝過第一季嗎?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劇情解析1.方毅任:「我努力理解」與「渴望被理解」

誰是被害者2》最一開始刻畫林景瑞與方毅任之間在15年時的命運交織,方毅任在高中時期因為亞斯伯格症而傷害人的案件作為開頭,方毅任與林景瑞這場戲,編劇導演呈現的是「林景瑞」對方毅任的「理解」和「傾聽」,所以方毅任對林景瑞的尊重和敬愛是起源於林景瑞對方毅任的理解~這場戲最一開始早已經在刻畫方毅任在後面的劇情將會捲入的連環命案,更是提早預告方毅任會在這案件中陷入極大真相衝擊。

誰是被害者2》當然還是延續第一季的角色,方毅任的任何動作因為亞斯伯格症都給人一種「不合邏輯」的行為反應,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方毅任時常招來異樣的眼光和想法投射,這在第二季第一集裡面對張耿浩在案件上的懷疑就是人此的反應(張檢看待方毅任的眼神就像是一種對他的懷疑)。在《誰是被害者2》的專訪中張孝全有說過,方毅任這個角色不像是第一季那樣簡單,因為第二季承接了這角色許多在第一季裡遺留下來的人生課題,例如「與江曉夢的父女修復關係」、「努力社會化融入社會」、還有「去理解別人」的這些課題等等,《誰是被害者2》裡的方毅任更為複雜,但也更認識自己的內心感受。

改變」是《誰是被害者2》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核心概念,在方毅任這個角色中,他正在走上「改變」這條路上,因為曉夢在第一季裡的悲傷選擇,這給方毅任想要改變的決心,他試圖關心曉夢,但是曉夢仍舊感覺方毅任的生命裡沒有她(這是曉夢第一季裡的最大痛苦來源),不過曉夢其實也沒有認真去感受到方毅任的努力和用心,曉夢說到「我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我覺得他只是想要控制我,把我變成一個需要被保護的病人」。

誰是被害者2》中方毅任和曉夢之間的關係如同是兩座孤島的獨自生活,嘗試想要有一座橋,卻沒有方法得以溝通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感受,就好比其實方毅任有觀察到曉夢對媽媽的思念,也希望方毅任可以做出改變與付出,方毅任照做了,所以方毅任在拘留所也折起星星這場戲,就知道方毅任也想要付出,也有想著要理解曉夢的心情給予陪伴,只是這些事曉夢並不知道,因為在曉夢新中「方毅任就是方毅任,不管我多麼努力,他都不會變的」,這成為兩人之間無法溝通的最大阻礙。

在《誰是被害者2》結局中方毅任對蕭敏君大喊「因為林景瑞是這世界上唯一一個了解我的人,我他媽就是個怪胎,我不過想要了解你們,也想要你們了解我,為什麼這麼難,為什麼?」!這場戲真的太震撼,也解構出為什麼方毅任就是無法讓自己完全相信林景瑞犯了罪,尤其是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方毅任來說,林景瑞是他格外珍惜的人,劇中林景瑞會像是幻影那樣出現在方毅任眼前,這就是方毅任對自己沒有自信可以自己活得好的象徵~我喜歡結局裡蕭敏君對方毅任的反問:「那你有理解過我嗎?理解過我承受的痛苦嗎?」,這是給方毅任的一場震撼教育!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劇情解析2.改變過程中的那些「卡住」顛頗,你是否能跟方毅任一樣堅持下去?

《誰是被害者》監製曾瀚賢談及影集想傳遞的核心訊息,他指出《誰是被害者:第2季》的所有角色都將面臨更複雜的處境,形容他們就像是卡住了一樣,而這些阻礙可能是他們在面對人生路程的顛簸,又或是他們被迫要跳脫過去狀態的改變,但也同樣表達希望作品能走入大家的內心,表示:「如果連最固執的方毅任(張孝全 飾)都可以改變了,我相信大家也都可以很勇敢地直視自己正在面臨,無論是來自外在還是內心的各種挑戰。

在方毅任身上觀眾學到了什麼?一個人的改變是緩慢的,或許外界並不會有為自己的改變而有什麼大變動,但這不代表這些改變沒有用,我覺得《誰是被害者:第2季》給觀眾的感覺就是某種「卡住」的感覺,面對困境和問題,我覺得我在方毅任身上看見的都是「堅持」,不想要輕易放掉,不管是他對女兒的關係改善,還是在案件中努力找新證據證明自己無罪的過程,觀眾會發現方毅任時常碰壁,而這些碰壁都是編劇給方毅任一關又一關的磨練。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誰是被害者:第2季》在刻畫「面對心魔而卡住」的那段撞牆期,林明誠說「每個用藥的人都在跟自己的心魔對抗,她不想讓在乎的人失望,才讓我們不要告訴你」,我覺得小紹不想要徐海茵去看她的原因就跟我們時常都想著要獨自解決困難一樣都希望自己可以解決就好,不希望把自己的問題說出來然後讓人感到對自己有問題或失望,因此「誤解的產生」我覺得不在於單向的錯誤,不想說的人內心裡會有某種自我對抗,而等待你說的人卻又會對你的「不想說」產生許多誤會,每個人心中的那份「說不出口」是需要找時機的,唯有在「說者」與「聽者」之間的橋樑都搭建起來,之間的溝通才能有用。

所以我原本覺得《誰是被害者:第2季》中的「改變」是著重在方毅任,但我更覺得徐海茵與曉夢這兩個角色是更關鍵的人物,徐海茵是主動跟方毅任表達自己不滿的人,這也才讓方毅任在第三集的時候主動問徐海茵「你可以告訴我應該要怎麼做嗎?」,又或者是曉夢在第五級裡醫院那場戲對方毅任講出自己內心想法的那些話,都是在引導方毅任可以接收她們情感的渴望。

方毅任是個只會靠著標準答案來過生活的人,我覺得編劇導演仍舊不忘對亞斯伯格的刻畫,有亞斯伯格的人本身對於社交和社會化就中著障礙,他們做不到正常人的情感連結與社交,卻也很努力想要在生活中達到各種平衡。劇情中我看見方毅任許多的內省與掙扎,但我更喜歡的是方毅任從不想要放棄,而是想要努力改變自己的那份心。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劇情解析3.每個孤島的連結,也能成為一個群體

《誰是被害者》監製曾瀚賢談及影集想傳遞的核心訊息,也分享《誰是被害者》系列其實在講個體跟群體的關係,他形容每個人其實都像一座「孤島」一般,被遺留在社會的不同角落,首季探討人跟人之間的連結、如何在這個複雜世界裡活下來,《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則期望能更深入到心理層面,去討論每個人與這個世界的關係和連結。在《誰是被害者第二季》裡,觀眾應該會發現方毅任身邊出現了幾個盟友,對比到首季方毅任努力要說服別人相信他,而曉夢身邊有著像徐曉茵這樣的依靠存在,都是將心裡的孤島向外搭起一座橋的鋪路象徵。

我很喜歡第二集裡徐海茵講的一段話「我真的很需要你讓我感覺到你有把我們兩個人的關係放在心上」,這裡我想要探討的不是方毅任和徐海茵之間的戀人關係,而是從這段話可以去解構出方毅任這個人本身要面對的課題,方毅任本身因為亞斯伯格症而無法去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更無法社交,第二集中在車上的這場戲我覺得超棒,徐海茵批哩啪拉講了大部分的台詞,這氛圍和話語的精準都讓方毅任啞口無言不知道如何反駁而徐海茵在車上這場戲完美引線出方毅任對自己所「以為」的一切有所顛覆。

方毅任對徐海茵說「我以為我們很好」,就像是他以為自己為曉夢打理的生活很好一樣~方毅任在解決問題上是單向的「以為」,缺乏的是雙向的感受與付出、溝通,這正是方毅任、曉夢在《誰是被害者第二季》中面對的人生課題之一。在改善關係的過程中很漫長,可是編劇不僅是讓方毅任有所「自省」,更讓徐海茵與曉夢都有著「領悟」和「理解」。

同樣地,把這樣的理論套用到那些逃離破碎家庭的孩子們身上,他們也渴望這社會以及有人可以幫他們、理解他們,社會角落中的他們都是一座孤島,所以當找到同樣翹家的其他孩子,自然而然會覺得這些才是同溫層與家人。

編劇導演透過案件強調出這些人渴望在社會中找到一份生存意義的歸屬。在第一季中編劇是透過案件來讓觀眾去自我檢討身為社會一員的我們其實都是對受害者冷漠與漠視的加害者,裡面的所有命案並不是這些被害者想不開、也不是他們跨不過去人生的那道檻,而是身邊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這些命案的「加害者」,這何嘗不是跟《誰是被害者第二季》的這些處於破碎家庭的死者一樣,這些父母最後留下的都只有當初控制小孩的悔恨以及對孩子的一無所知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劇情解析4.方毅任與江曉夢的父女關係修復

關於方毅任與曉夢的父女關係故事線,《誰是被害者2》第一集導演先是透過方毅任在警局中一直看著手錶急著要離開回家的行為,展現出方毅任想要跟女兒修復父女關心的焦急與努力(方毅任想要在曉夢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都不缺席),畢竟在第一季裡,方毅任被曉夢指責離去了媽媽和她,還讓曉夢忍痛親手送病重的媽媽上路,當曉夢有這些悲傷和痛苦的時候,方毅任從沒有在她的身邊過,這也是為什麼曉夢會說「你的生命中從來沒有我」。

所以在方毅任與曉夢的父女關係中,其實也吻合本劇的劇名「誰是被害者」,曉夢雖然是個加害者,但是她的人生經歷在方毅任的離去而讓她變成一個被害者,而被害者在扭曲的價值觀下就會變成一個淒涼沒人能理解的加害者。

所以《誰是被害者2》裡中,方毅任會這樣的努力想要彌補與導正父女關係,是因為方毅任也理解到他就是間接讓女兒會走上這樣抉擇的最主要原因。而30日這天,也是曉夢媽媽的冥誕,第一集中導演對曉夢的刻畫是她仍舊選擇自己一個人消化失去媽媽的悲傷、也獨自一個人怨恨著方毅任(她的手機中對方毅任的稱呼仍舊是方毅任,而不是爸爸),以及跟媽媽的合照中,方毅任的臉還是被遮起來的、曉夢也不願吃方毅任為她準備的食物,第一集裡完全可以感受到方毅任與曉夢之間的關係還是躊躇不前的關係。

在《誰是被害者2》劇情中,我覺得編劇導演所刻畫的「尋求改變過程」中都是這樣碰撞的,方毅任跟曉夢一樣都把自己變成一座孤島,不願講明白,這跟袁綺翎與媽媽之間的分烈關係也是如此,她們痛恨父母為他們計劃的一切,父母以為這樣做就是對小孩好,但這些舉動都是「沒有好好傾聽過孩子感受」的象徵,這就好比曉夢其實很討厭方毅任每次都說沒事,但方毅任卻又一副看起來超有事不想講的隱藏。其實方毅任與曉夢之間的關係修復,裡面夾雜著「沒有好好溝通」的阻礙。

這種感覺也是徐海茵在方毅任身上感受到的,徐海茵那句「你就不能把一切都告訴我讓我不要擔心?你以為什麼都不說,我就會比較放心嗎?」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是靠「互動」而來的,曉夢跟徐海茵在方毅任身上生氣的原因在於方毅任無法把自己心裡的感受跟別人聯結,我覺得曉夢已經是不想要去猜,所以選擇對這段父女關係放棄。就因為方毅任從沒有試著去了解曉夢,所以讓曉夢感到洩氣,第二集裡薛法醫在劉書妍抽屜背後找到關鍵線索,然後說「我女兒以前都這樣藏東西」,這場戲默默地代表方毅任對曉夢的內心不了解,畢竟既然方毅任可以在命案現場找出所有細節和觀察細節,那他怎麼看不出女兒內心渴望的任何線索呢,是吧?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劇情解析5.曉夢:絕望中,我想求救但沒人想救我

誰是被害者:第2季》中編劇在曉夢身上也留下許多後遺症,因為她是「遺願殺手」,在學校裡,大家對她的看法是一種接近她就會死掉的「死神」,直接將隔壁班學生鬧自殺的事情冠名在曉夢身上,第一集中,劇情就巧妙地展現出曉夢和方毅任所捲入「莫須有罪名」同樣的心境與痛苦:「沒有人願意傾聽他們的痛苦」。可是我喜歡的是編劇並沒有把曉夢設計得太單薄,她有她自己要面對的課題和心魔~原本我以為編劇可能是會設計曉夢是被方毅任給動容和改變,但我更愛編劇第二季裡的曉夢設計,那就是由曉夢自己去做出「主動改變」。

李沐在接受採訪時有說到江曉孟的改變:「也許曉孟在第一季她的狀態是處在比較忿忿不平、比較封閉的,但是在第二季她學會了她可能需要先付出,才有機會感受那個她渴望的愛是什麼。」她身為一個女兒,渴望愛,可是在情感接收與設敲有問題的亞斯伯格症父親方毅任身上是無法等待到的,所以《誰是被害者:第2季》的曉夢故事線我很喜歡,也緊密扣合第一季的「她」,因為第一季的她雖是遺願殺手,但她也是曾經要了結的被害者之一,是因為被方毅任給說服了回來,所以現在還活著,第二集中觀眾也會發現初期的曉夢對於活下來這件事還是找不到意義。

第三集中羅世賢說「要弄死一個人很簡單,但怎麼沒想過要收拾很不容易?活著比死了還困難」完全戳中曉夢的心境,因為在於生與死之間,曉夢還是存在著抉擇與努力,過去她還真的是在幫忙弄死別人的人,而她也確實沒有想過死亡後會是這樣的景象與衝擊。編劇在《誰是被害者:第2季》裡給她的一個故事線是「遺願殺手」轉職「死亡現場清潔師」,李沐受訪時表示「死亡現場清理是這一季對曉孟來說最有影響力的事件之一,這份職業帶給曉孟很大的轉變,她很希望能在場次之間呈現出她對於生命價值觀的改變,以及想要找到存在價值的意念。

Netflix台劇《誰是被害者2》劇情8解析+評價結局,誰是被害者第二季有勝過第一季嗎?
《誰是被害者2》台劇

曉夢在當死亡現場清潔師的時候,看見的「死亡」有很大的衝擊,這是給曉夢看見一個活生生的「死亡」具象,這也是為什麼在曉夢第一次接觸死者的時候會有那些遺願殺手的跑馬燈,這是死亡第一次帶給曉夢真正的不同意義與震撼,我覺得導演在刻畫曉夢是循序漸進的,因為在那些遺願殺手跑馬燈的回憶裡,我覺得現在的曉夢所感受到的還有「愧疚與罪惡」,以及她自己活下來的意義尋找

徐海茵說「我覺得你好像更知道自己要什麼了」,我可以理解曉夢不願再成為方毅任保護的對象,是因為曉夢想要探索自己的內心,就跟小紹一樣,她也會希望自己不要讓徐海茵失望,所以不希望徐海茵去看她。每個人都有著難以說出口的秘密,更都是在跟自己對抗心魔,曉夢也是如此,所以前面說到,方毅任是個讓人難以靠近的孤島,但其實曉夢是關心方毅任的,只是這份關心她也不知道如何傳達出去,因此曉夢在這段父女關係上也在努力著(徐海茵也是),這也是為什麼在《誰是被害者:第2季》第四集裡曉夢對薛法醫透露自己最近很擔心方毅任,曉夢很明顯是不知道如何跟方毅任建立關係。

我覺得愛都是雙向的,某些愛的表現儘管再美好,都可能只會給接收者壓力和抗拒,因為如果其中一方拒絕接受愛,那愛就不存在,曉夢在當死亡現場清潔師的時候發現到自己渴望的愛都是要先付出,才能得到美麗的果實,這在曉夢與這社會還有方毅任之間有著漂亮的開端,這種概念就像是你要先愛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講出自己的需求給對方知道。

因此在《誰是被害者:第2季》第五集裡醫院那場戲,曉夢對方毅任講了一大串她的內心感受,方毅任再次說不出反駁的話,因為這些都是事實,也是他不曾理解過的曉夢,方毅任曾問薛法醫說她是怎樣理解女兒的,想要做到「理解」,就是傾聽和溝通,我蠻喜歡編劇讓曉夢在這場戲裡願意對方毅任宣洩自己的感受,這段話帶著很多曉夢的很多情緒,而方毅任也才發現原來曉夢內心裡裝著這些迷惘與痛苦。方毅任表現出來的關心對曉夢來說都是表面的,就像是一種制式化的機器人,沒有溫度。但我也很喜歡曉夢終於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因為唯有把感受說出來,才能讓對方思考~愛與被愛都必須要是雙向的!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劇情解析6.徐海茵從「嗜血記者」變成有「理解這社會」的人物?

說到徐海茵這角色,新聞報導可以是一把武器,但也能是一把兇器,在《誰是被害者第二季》第一集裡導演刻畫徐海茵是要幫助小紹這個陷入痛苦的女孩的人物,這與第一季的她完全不同,首季的她是靠著「敏銳的記者能力」看透一個人,並且能讓對方講出自己想要的內容,而《誰是被害者第二季》第一集裡小紹說自己的人生因為新聞報導而毀掉,這場戲早就暗示著社會對這些少年無法理解並只會指責與加害的諷刺。

而徐海茵《誰是被害者第二季》裡成為基金會的公關,她轉變過去的自己並想要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但不捨棄自己的能力,因此我個人很喜歡編劇讓徐海茵在第二季的轉變,因為她變得在這社會中更有魅力,以她能看穿人的能力,反倒帶來更大的「理解」與「溫暖」。她這角色我覺得跟林景瑞好像,方毅任高中捲入的那起傷害案件,林景瑞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但你不把事情說出來,沒有人能幫你」,徐海茵是個懂得傾聽和引導人內心的人,就跟林景瑞幫助方毅任擺脫傷害最嫌疑的那場訊問一樣,「你跟別人不一樣不代表你是怪胎,你不是怪胎」這句話讓方毅任對外面世界的信任,知道自己有存在的價值。

我喜歡編劇筆下的徐海海茵不是一手直接把方毅任就推開,徐海茵選擇讓彼此之間先有段空間與時間,徐海茵說到自己需要時間想想,在徐海茵身上,我看見一個人對一份情感的珍惜,所以不會輕易就斷掉,而是想要改善與找到改變的方式,因此徐海茵這角色漸漸地在挖掘出方毅任內心那些被隱藏的感受,這也是為什麼徐海茵會對方毅任說「林景瑞希望你成為的那個人,真的是你要的嗎?

人終究是因為自己的存在意義而活著,方毅任也是,徐海茵在方毅任身上所引導出的那些情緒、情感是珍貴的,都不該被隱藏和忽略,否則一個人就會失去他的獨特性。所以林景瑞雖然當初希望方毅任隱藏自己的情緒病去發揮天賦,可是一個人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聯結,那才是珍貴的,這也是方毅任該學習的課題。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劇情解析7.破碎家庭可能培養出一個會變成加害者的受害者

《誰是被害者》不管是首季還是第二季,對每個案件的設計都是緊扣住每個人都是「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模糊的地帶,《誰是被害者第二季》的連續命案中還有角色的人生課題都在於家庭的問題、➊第一季中方毅任對女兒的疏遠造成女兒選擇極端手段的悲劇➋袁綺翎的母親對於袁綺翎選擇流行音樂的路兒疏遠、➌劉書妍的父親怪罪自己就是個連女兒當初好幾天沒回來都沒發現的爛爸爸、➍林明誠與林景瑞的疏遠父子關係。

劇中那些逃家的青少年所逃離的地方都是「破碎的家庭」,然後剩下一個人,沒人伸出援手卻也不知道怎麼求救,這也是為什麼這群青少年找到彼此時會如此重視。而《誰是被害者第二季》中對於家庭有問題是方毅任沒有辦法接受的事實,應該是說也可能是每個父母都會抗拒的事實,所以父母將問題丟給孩子,惡性循環讓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存在的意義這正是社會中這些逃家青年不被理解的悲哀與痛苦。因此《誰是被害者第二季》中有著第一季的第一個死者游誠皓的舅舅出現是個很棒的設計,舅舅對曉夢說「為什麼是妳陪他?為什麼他不來找我?」這句話的提問展現出死者在死前的孤單與留下家屬的種種懊悔。編劇導演在死者身邊被留下的家屬們的刻畫,就是悔不當初沒有修復親子關係。

這就像是《誰是被害者:第二季》中編劇一直在強調的「這些逃家的青少年在社會中得不到援助的角落」,就跟第一季的遺願命案一樣,每個案件背後都是一個社會角落,像是有「社會的的恐同」議題、「過氣歌手不再被認同」議題、「慣老闆草菅人命生態」議題、「被利用因此想要揭開真相」議題、「更生人無法化解內心罪惡感」議題、「揭露失能者被社會遺棄並沒有尊嚴」議題、「官官相護後台很硬」議題、還有曉夢的「童年失去父愛(家長角色失職)」議題),而在第二季裡設計的案件也秉持著這個概念,你會發現逃家的青少年背後都有著破碎或是有問題的家庭帶給他們的痛苦。

方毅任曾說過「每個死亡一定都有原因」,編劇這次特別設計出七葉基金會這個組織,也明白地告訴觀眾本季的劇情和案件就是著重在「逃家小孩」背後的社會與家庭問題,雖然連續案件有著明顯的加害者,但事實上那些漠視或是任由這樣問題發生的關係人,都是共犯,讓這些原本是家庭中的「受害者」變成社會中的「加害者」,所以《誰是被害者》這部劇的劇名再次給觀眾一份深入的省思,以因果關係中,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界線到底有多模糊?那些讓青少年失家的大人們,難道就沒有責任嗎?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劇情解析8.其實照片上的人全都是兇手的目標!因為有些秘密容納不了這麼多人

劇組在受訪時說到:「我們的初衷是想表達社會上無法發聲的人的故事,這些人的困境在戲劇的表現下,透過死亡才能彰顯」,編劇導演明顯強調了這些無助青少年的絕望和無助。

誰是被害者:第2季》中兇手背後動機的謎團圍繞在這群沒有被父母與社會給理解的年輕人們,而這些失家的青少年們在彼此身上找到「同溫層」,第五集裡蕭家穎的旁白說到「在遇到彼此之前,我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家人,那些不問感受,只要我們聽話、那些不曾理解、卻要我們走上他們規劃道路的人,就是家人嗎?遇見了他們,我終於明白,家人是我們在彼此身邊,分享快樂;是遭遇困難時,不會拋下對方,會一起面對克服的人,我想,我們找到了彼此,我相信只要我們不再分開,我們就無所不能

方毅任遇到現場會一直唸著「找到證據、重建現場、得到真相」」原來就是林景瑞對方毅任一直以來的教導,在本劇中方毅任的調查過程都緊扣著林景瑞與他的恩情與教誨,看著方毅任的調查過程都有著林景瑞的影子,這也補足方毅任這號人物的刻畫,林景瑞那句「你很特別,不要浪費你的天賦」我想正是方毅任讓自己感受到被理解並且找到自己有生存意義的人生明燈。

然而,《誰是被害者:第2季》的案件卻讓方毅任看見林景瑞的錯誤和非正義,徐海茵提醒過方毅任:「林景瑞要你成為的那個人,是你要的嗎?」林景瑞與方毅任之間的師徒關係建立在最一開始是一種溫暖的堆砌,可是當林景瑞遇到家庭問題時,林景瑞選擇的是家庭而利用他,因此在《誰是被害者:第2季》中其實也我覺得方毅任多少能夠理解他會為兒子掩蓋真相與秘密的心境,身為一個父親的方毅任也曾經在第一季的時候發現女兒是加害者和受害者之一,他也曾經想要隱瞞過,所以一個為人父的心境,方毅任即便對於敬仰的林景瑞感到衝擊與不可置信,但最後方毅任還是學習到了「理解」以及「判斷」。

這呼應到15年前方毅任對林景瑞說「我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曉夢好」的混亂,以及林景瑞說「我也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小孩子好」而在蕭家穎的案件上動手腳,當時這案件的出發點是「當爸爸的應該要保護小孩子」,所以林景瑞選擇做出幫小孩掩蓋真相的決定,方毅任現在也多了一份理解。我個人蠻喜歡徐海茵第六集的時候跟方毅任說「你跟林景瑞之間,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這個答案終究只有方毅任知道如何選擇,徐海茵將這球以及決定權都交給方毅任,我喜歡徐海茵引領方毅任的成長,因為她不給意見和答案,畢竟一個人的選擇,都是基於個人的心與感受,如果方毅任抗拒,那徐海茵對方毅任的要求也只會是壓力。

《誰是被害者:第2季》結局

因為在結局的討論比較長,所以我分另外一篇文章寫,裡面內容會探討到:

  • 台劇「誰是被害者第2季結局」案件統整
  • 懸疑犯罪影集「誰是被害者第2季結局」解析
  • 誰是被害者2結局|你要別人了解你,但你有了解過別人嗎?
  • 誰是被害者2結局|用「保護孩子」來合理化自己的過錯,這其實是藉口
  • 誰是被害者2結局|愛是需要靠心去感受的、用話語說出來的、用時間去等待的
  • Netflix「誰是被害者第2季結局」彩蛋+第3季伏筆
the victims game ending
台劇懶人包|誰是被害者第2季結局+彩蛋伏筆+兇手探討+案件統整

【總結】《誰是被害者:第2季》評價好看嗎?

《誰是被害者:第2季》真的是延續了第一季而有完整故事線與的刻畫的好劇!編劇導演在手法上都承接著首季,而我喜歡的是編劇導演在人物角色上的深度挖掘,雖然第二季好像不如首季那樣在命案現場的大尺度畫面,第二季顯然有比較收斂一些,不過《誰是被害者:第2季》成功就在於劇情的架構與轉折來的恰到好處,節奏掌握又會讓人忍不住一直想要看下去啊!超喜歡第二季!

⛧【複習劇情用的文章】→詳細|誰是被害者第2季分集劇情(全8集)
⛧【劇情結局用的文章】→懶人包|第2季結局+彩蛋伏筆+兇手探討+案件統整

//MIR 文中廣告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