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Ads


📣 貼心提醒 📣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韓國雨衣殺手:全面追緝柳永哲》前言與預告


Netflix新的紀錄片《韓國雨衣殺手:全面追緝柳永哲》終於上線!這個案件原型有被電影《追擊者》還有我心中的神劇《信號Signal》取材(《信號Signal》在第九、十集的案件就是這個兇手的案件)!這種很駭人的案件如果是在影劇上看到就覺得沒什麼,但如果是真實發生在這世界中就真的很變態!


在這部紀錄影集中運用不同的視角去描述這個案件,不管是警方、犯罪側寫師、受害者家屬、兇手自己、還是媒體、社會大眾等等多重角度,在多重視角下更詳盡地將這個案件的細節直接呈現給觀眾,這部影集的血腥程度我覺得還好,就是有些畫面是刻意示意出來,但我不得不說這部紀錄影集在畫面的呈現很不錯,儘管是紀錄片類型,可是在一些空景和示意畫面都有種電影等級的感覺~

Ads
Ads


這是一部我覺得還不錯的紀錄迷你影集,但唯一缺點就是少講了兇手背後的環境動機和扭曲人格養成的描繪,雖然都是透過警方和犯罪側寫師自己講出來,但總覺得還不夠,因為都已經提到大環境可能造就一個兇手的存在了,那這影集偏偏就是沒有講到柳永哲過去的生長環境與他的個性養成過程,這一點我覺得很可惜(關於柳永哲過去背景以下會整理給大家)。





Ads





《韓國雨衣殺手:全面追緝柳永哲》柳永哲背景資料


Ads

柳永哲出身於貧困家庭,家裏除了他,還有父母、大哥、二哥和雙胞胎妹妹,據說父親對他採取暴力的教育,在柳永哲14歲時,父親因癲癇發作身亡,哥哥也因為癲癇死掉,所以他也自稱自己患有癲癇並曾因此入院治療。柳永哲勇有繪畫天份,有提到自己想要成為藝術家或是警察,可是因為本身有色盲而放棄。


柳永哲前科累累而入獄,1991年出獄後,他與一位按摩女郎結婚,並生下一個兒子,但婚後他還繼續犯案,於是2002年他的妻子便向他提出離婚,柳永哲始終強調自己是因為覺得「我一無所有才被妻子拋棄」,從那之後開始策劃連續殺人案,討厭女性,並把自己接觸到的按摩女郎當作是妻子的化身進行報復,前前後後在2003-2004年犯下不同類型的案件,受害者至少有二十多人以上。


他內心中有許多的憎恨和憤怒,這也是為什麼本影集一開始就用柳永哲的口吻說著「三十歲過後內心只剩下憎恨和憤怒,我相信我的體內一定流淌著幾滴瘋狂之血,內心想要當制裁者,想要對這社會報復,希望這一切就此消失。」他最終對媒體所講的就是「我希望女性們可以學到教訓不要再出賣身體,也希望富裕階級能夠徹底醒悟」,這就是他的動機與背景相連結的一句話,全是源自於他的以前經歷。



Ads


《韓國雨衣殺手:全面追緝柳永哲》評價與心得解析



住宅年長者殺人案


兇手自認可以操控犯罪側寫師,處於自我滿足的心理狀態,要與兇手對戰就是一種心理戰,我記得在《信號》的時候這個案子是被包裝成一個懸案,不過之前在看《信號》的時候幾乎是透過主角的犯罪側寫師的描述來讓觀眾知道這個兇手,並沒有真正讓觀眾看到這個兇手,因此這次看這個紀錄片的時候覺得很有感,因為是以兇手的角度來呈現他自己!


對於那些連續殺人犯的冷血是我追很多推理懸疑殺人劇之後一直還是不解的,這些連續殺人魔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而這個犯罪側寫師說自己嘗試要走入兇手的內心世界,卻發現自己迷失方向,無法找回自我,是一段很驚悚的經歷,這些連續殺人魔的特質到底是如何扭曲和詭異,就影集像是帶觀眾去剖析這個兇手的內心世界。



Ads


尤其在2003年的辦案手法和經驗沒有現今這麼科學與科技,很多都是必須要靠種種細膩線索來確認,不像現在科學辦案會有很多方式來找到蛛絲馬跡,因此面對犯人就是鬥智,尤其是以前辦案發誓還有一一問路人有沒有可疑的人物,但這是最浪費時間和沒效率的方法,也像劇中的局長講的現在看這方法真的很落伍~不過當中犯罪側寫師這個新職位被帶出是很新穎的。

  • 2003/9/24 下午1點:新沙洞,遇害的是一對老夫婦,富裕家庭,被尖銳的鈍器攻擊

  • 2003/10/9 下午2點:舊基洞,刑警到現場第一次感受到兇案現場有殺氣,因為現場的血跡和殘忍,甚至讓人覺得犯人還躲在屋內的感覺,連刑警都感到毛骨悚然,血跡多到沒有地方走路。

    被害人幾乎沒有防衛的跡象,像是單方面受到攻擊,所以警方才會先覺得是高正元這個丈夫為嫌疑犯對象,其實這是對受害者遺屬的第二次傷害,因為他一次失去那麼多家人,而警方第一個懷疑的就是他,但警方也是在釐清嫌疑犯,這是沒辦法的過程。再加上觀眾也不要忘了,他還是個有名企業家,所以他被警方懷疑嫌疑的事情在媒體上肯定會造成一個很大的關注,這就讓我想到本影集一開始犯罪側寫師有說兇手對他所犯下的案件得到高度關注與討論有種自豪感,這就讓我想到他是不是為了要讓自己的作品得到關注所以專挑這些高階階層的人做目標?

  • 2003/ 10/ 16 下午1點:三成洞,一進門就把奶奶拖去浴室,現場大量血跡,刑警在冷氣室外機上方又找到非常淺的鞋印,這和舊基洞採集到的鞋印為同一雙。

  • 2003/11/18 中午3點:惠化洞發生大火,一名老翁和邦翁死掉,犯人創入屋內搶劫殺人並縱火,老翁在床上被兇器刺傷,頭部也有鈍器襲擊的傷痕,現場的鞋印和前面案件鞋印相同

    第一集等於是交代這些案件的發生,以及確認是連續殺人案的類型,新沙洞、舊基洞的案件手法很像。韓國警界的特殊狀況是會有破格升遷的制度,所以每個管轄區都只會著重在自己的案件,不會特別知道別轄區的案件,因為大家都想要延後報告還沒破案的案件,不然考核會降低,但這樣的制度也會讓警方隨便找罪犯或是栽贓的方式來破案,形成一種諷刺。


Ads


犯罪側寫、犯罪剖繪成為新的破案助手?


這同時也搭配到《信號》裡面的犯罪寫師的職業存在,我記得在信號中曾經有說過犯罪側寫師那時候是不被認為重要的破案關鍵,所以這個紀錄片也是提到犯罪側寫師這個職業存在的重要性,這對比到過去和現在的案件轉型不同而存在的必要性越來越重,過去的重案組著重的就是抓犯人,但是犯罪側寫師重要的點是在面對「沒有兇手嫌疑犯」的時候就佔有很重要的存在性


之前看過《信號》中就一直有強調這個核心概念,面對完全不知道嫌犯的案件,要如何在人茫茫人海中再縮小可能的嫌疑犯族群?這就是我覺得很神的地方,最近我一在追台劇《追兇者/逆局》這部懸疑推理劇,裡面用的是「犯罪剖繪」這個詞,也等同於犯罪側寫的概念~



我一直覺得犯罪側寫會很厲害是因為這些人必須要從兇手犯案留下的行為模式來回推這個兇手的內心世界,你必須去想這個兇手為什麼會這樣做,什麼樣的心情讓兇手這樣下手之類的,這不僅可以知道兇手可能的職業或是生活習慣、年齡、性別,更可以知道他本身世代有什麼樣的情緒在犯案,甚至可以利用剖繪來預測兇手下一步的目標或是行動。



但我覺得這案件特別有講到犯罪側寫師,既然要提這個職業,甚至那個犯罪側寫師還被稱為大師,但我看過全劇之後覺得他根本沒什麼貢獻啊,既然他自己第一集講到犯罪側寫師到犯罪現場就是要去了解犯人和歸納出一個犯人的個性,但第一集完全沒講到,他講的點也都只是警察現場查到的證據和兇器做造成的行為而已



Ads


大環境造就的殺人犯?


這個犯罪側寫師在劇中有談到,以1990年代中期作為分隔點的話,在過去的犯罪動機很單純,但在1990年代之後開始社會變遷,開始有人將憤怒發洩在不特定人身上的犯罪,改變社會的犯罪型態。


總體而言是因為大環境的劇變,不管是經濟、社會氛圍、國家變動、政治變革等等都會讓犯罪有著不一樣的發展,甚至造就出殺人犯,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就知道,大家應該常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國家如果遇到末日、動亂的時候就會在街上看到各式各樣的暴力、強盜、搶劫、攻擊等等行為,大概就是這樣的概念,基本上人會做出超越道德的行為不外乎就是因為自己的內心有太多憤怒和憎恨,一定都是外在的人、環境造就或是默認出來的。



我這裡再舉一個例子,一個從小遭受到家暴的孩子,他的個性和心理一定會受到扭曲或是衝擊,對於他長大之後內心對於這社會憎恨就會助長,因此增加了他想要犯罪的慾望,而那種犯罪慾望就是為了要洩恨。我記得之前在看《秘密森林》的時候,裏面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選擇沈默的人都是共犯」,我覺得這句話非常能夠闡述大環境對於製造兇手的意境。就例如校園霸凌好了,如果一個孩子在學校中常常遭受到霸凌,他內心對於傷害人的認知就會是和常人不一樣的,但如果旁人都漠視施暴者的行為,就等同於是幫兇,也會在被虐者內心中產生強烈仇恨。



至於大環境的一些經濟、社會形態所產生的兇手,就是在講政府對於社會安全網是否健全的探討,大環境不可避免沒有錯,2000年股市崩盤讓無數的家庭破產這種事也不是誰都能避免的,但對於那些已經收到傷害的家庭來說有沒有得到該有的照顧就會形成人民對社會是否懷有怨恨。
因此第一集也才會說到:「剝奪感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那種剝奪感逐漸變成一種疏離感,感覺自己被剝奪了某些東西,雖然身為社會的一份子,卻失去參與機會,人們意識到這點後就產生疏離感」(簡單來說就是與社會脫節,像是被拋棄了一樣,因此覺得攻擊別人也不會覺得抱歉,形成缺乏罪惡感的人格就此產生)。


因此殺人動機變得越來越無形不可捉模,變成案件的型態越來越難以掌控,甚至還有無動機犯罪,越來越多那種連續殺人犯會是那種要當社會的制裁者的概念,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社會上會越來越多所謂psychopath的犯罪者出現,都是心理出現問題的人



Ads


女性被攻擊的案件又開始(首爾西南部連續殺人案)


隨機攻擊殺人案,針對的都是女性,這就和《信號》所演的一樣第九第十集中的女性受攻擊殺人案件即是本案件為原形,犯案手法是從背後攻擊獨行女性,利刃鈍器襲擊,傷害對方後逃跑。


以一般兇手來說,因為需要大量殺人,所以他必須要找可以讓自己犯案不受限的瘋法或是處所犯案,所以以兇手可能會挑沒人在乎的人下手,例如色情行業,尤其是有受警方包庇的色情行業,這一點在《信號》中也有提到,警方會收賄來讓這些非法場所繼續營業,我現在才知道《信號》裡面演的都是有根據,在那時候的風氣就如此,不肖警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收賄~



當然這紀錄片也說到警方的貪腐和制度上的鬆散,如果反觀去看警察收賄的行為,就可以知道警方保護人民的義務變成是一種極為敷衍和私利的態度,對照到一開始講到大環境造就殺人兇手出現的因素,本開始國家要保護人民安全的義務變得蕩然無存,我想也就是因為警方貪腐態度和風氣這一點,讓兇手更加輕蔑警界,也更加猖狂,再加上這些受害者可以讓兇手犯案都不會被馬上發現,因此成為兇手很好的漏洞,這就是國家讓兇手有機可乘的漏洞機會。



Ads


兇手柳永哲的內心世界


三十歲過後內心只剩下憎恨和憤怒,我相信我的體內一定流淌著幾滴瘋狂之血,內心想要當制裁者,想要對這社會報復,希望這一切就此消失」。


柳永哲說「白天我是平凡的理性男性,到了夜晚則追逐殺戮本能」,我記得在《信號》裡面這個兇手是一個平凡的男人,但對於生活困難這件事非常敏感,他把這些情感和怨恨都投射到被害者身上,找尋的都是那些生活困苦不快樂的受害者(這一點就對照到柳永哲本身是在暴露和困苦的生長環境下長大)。



紀錄片中兇手他是有兒子的人,他最怕聽到兒子對他的質疑,因為他一直想要當兒子內心中的模範,所以他很怕聽到兒子說「別這樣做了」,柳永哲讓我看到最後覺得變得他的背景故事也有點可憐,這個兇手自己也有段悲慘的童年與過去,他的個性生成也是從小時候他的媽媽給他的生活環境而來,所以對於「生活不容易的定義特別扭曲」,我想,所以柳永哲成為社會的制裁者,不過對照到柳永哲本身的成長背景,我也覺得柳永哲討厭當邊緣人、討厭當社會底層的人,這些受害者都是社會上的邊緣人,因為她們的職業不會給別人知道,所接觸的人也都很複雜,要追查也不容易,這寫都是被社會拋棄的人,這一點也很符合兇手的內心想法。



符合《信號》劇中朴海英說的:「有些人生來就是魔鬼,但有些人因為別人而變成魔鬼」,社會上就是有漠視真相的人,也才會讓悲劇一再發生,如果有人願意在悲劇發生前扶這些人一把,就能阻止無止盡的悲劇。 這也搭配到這紀錄片所講的「大環境造就的殺人犯」,最後看到那些警察說柳永哲是惡魔,也呼應到《信號》裏面的朴海英說的「惡魔」,但本影集紀錄片就是缺少回溯柳永哲過去的生長背景,沒有更全面去探討柳永哲最後會有這扭曲思想的真正原因,否則我覺得這樣的環境下,未來會有更多的柳永哲出現。



柳永哲最後在媒體面前說:「我希望女性們可以學到教訓不要再出賣身體,也希望富裕階級能夠徹底醒悟」這一切又回扣到這個社會大環境產生出來的惡魔,這社會階級和那些低層社會階級的人的憤怒與怒吼,殺掉豪宅那些富裕階級的人是對他們的憎恨,殺掉那些應召女郎的受害者是要表達被迫生活於底層的那種厭惡,還有對前妻的憤怒投射討厭。



Ads


玩弄警方的手法,腐敗的警界?


故意說錯的證詞,說的證詞也是相反,這就像是在考驗警方的能力,又或者是說內心在挑釁警方,並且表現得跟一般典型的兇手不一樣,反倒讓警方開始懷疑自己抓的人到底對不對,柳永哲真的很高竿,就是想要測試警方知道的到底有多多~的確是在表現警方辦案的鬆懈和愚蠢,柳永哲逃跑那一段我簡直傻眼,但這一段的翻轉也帶來更大的刺激,根本電影情節了這個。


然而,我發現那些有精神病態的殺人犯(價值觀扭曲的連續殺人犯)基本上都是在一開始很難抓,但如果抓到之後反倒變得很輕鬆,因為他們都會坦承自己所犯下的一切,這是我覺得這種psychopath的人很獨特的特質,這就像是在炫耀自己的作品一樣,不會覺得有罪惡,也不覺得對警方感到畏懼,他們會躲警察純粹是因為警察會阻礙他們的犯案罷了~ 所以觀眾基本上都會發現那些連續殺人犯被抓到後反倒都很從容的態度,甚至會輕蔑, 也覺得自己的行為是對的。



這個案件反過來檢討警界是我相當意外的,在韓國我知道警界會一直想要搶媒體焦點就是對他們的升遷和名聲,以及知名度有著很大的關係,整個警界生態都是如此,所以這個案件警方也把里門洞那個案件沒有謹慎比對就也直接歸咎於柳永哲,甚至有警察說「如果你承認這起案件是你幹的,我們會照顧你兒子」,這對所有轄區的警察來說都為了要破案,這樣的行為其實非常諷刺,到最後就像是為了破案而故意設計破案



甚至在最後偶被害者家屬被警察踹下樓梯的畫面,不免也讓人感受到這些警察到底有沒有對被害者和家屬的感受著想,這畫面就像是警察在蹭柳永哲的熱度,過度保護柳永哲。老實講,對我來說破案率百分百並不代表警方的出色表現和盡責,這當中也牽涉到許多的黑暗內幕有沒有被洗白,不然警察都能說出「如果你承認這起案件是你幹的,我們會照顧你兒子」這種話,這就代表有些案件如果是抓錯人或是被找人頂替,也叫破案,所以說到底,也唯有警界生態可以改變自己內部的風氣與制度,才有辦法對破案帶來好的影響,也才是保護人民的最好辦法。

Ads
//MIR 文中廣告


Ads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




Ad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