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片,故事 🎞 Netflix|電影觀後感

電影《富都青年》評價+影評+9大劇情解析+結局,吳慷仁最入魂的神級無台詞演技!

Abang Adik review

《富都青年》預告

電影《富都青年》預告

《富都青年》劇情與簡介

《富都青年》這部電影在2023/12/1全台上映後就好評不斷,甚至是上映三天就累計飆近1500萬的票房,這部電影的細緻和質感,呈現在金馬獎對它的肯定!一共入圍七項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最佳造型、最佳原創歌曲),還在其他電影節獲獎無數,享譽國際!而想必即便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也絕對曾經在新聞媒體中也曾經看過吳慷仁在監獄裡用手語入魂演出的那一場戲!光是這場戲就值得觀眾花時間咀嚼他的演技和這部電影!

《富都青年》IMDb評分為:7.3 / 10(本片即時評分這邊請),本片由王禮霖導演、編劇,李心潔監製,吳慷仁(飾演阿邦)、陳澤耀(飾演阿迪)領銜主演,鄧金煌(飾演Money姊)、林宣妤(飾演佳恩)、周雪婷(飾演緬甸女孩)主演。若是沒有這部電影,我想我這一生大概也不會知道原來過去的馬來西亞也有這樣的悲傷故事,關於移工這種議題,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也詳細探討過,而這次《富都青年》所探討的是非法移工(應該是說因為行政程序而還不能成為合法移工,或者是因為政府的規定而變成無身份者在這會中的煎熬與悲哀)~

我覺得《富都青年》是一部必定要觀賞的電影,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馬來西亞獨立電影,社會寫實主義與犯罪元素的融合,探討環境對一個人心最深處的傷害和改變。本篇文章是會針對《富都青年》劇情做9大點解析,而會將結局的部分在另一篇有詳細討論,連結在這裡 → 【影評】富都青年結局|當我們活著的時候,就好好活著



📣 貼心提醒 📣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富都青年》影評與解析

電影《富都青年》評價+影評+9大劇情解析+結局,吳慷仁最入魂的神級無台詞演技!

「有些人只依靠自己的影子生活,甚至不是用整個的影子,而是依次的,時而用一隻手,時而用一隻眼睛。

__《影子》馬林索雷斯庫

富都青年解析1.|《富都青年》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富都青年》劇情講述沒有公民身份證的阿邦和阿迪,在混雜外勞聚居的富都老社區裡求生,他們無法享有一般國民福利,無法申請護照,連銀行戶頭也開不了。哥哥阿邦天生啞巴,非常任命只求一份安定生活,弟弟阿迪則不甘向命運低頭,從而違法販賣假證件,他一心只想賺到錢就帶著哥哥離開這個厭惡的地方。原本就過著不平等生活的兩人,因為社工佳恩的熱心,並自願協助追查原生父母和出生證明的數據,但她的好意卻導致一場意外發生,同時也讓阿邦跟阿迪再次陷入水深火熱的命途。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富都」這個地方沒有身份的社會底層人們在這社會中的各種生活坎坷與掙扎,這些人很窮、需要生存、社會對他們逼迫的絕境非常殘酷,從不給他們一個基本的生存機會。在《富都青年》電影中,導演對兩兄弟的生存絕境中,扣合社會變遷和「富都社區」經濟型態改變而來這裡求生存機會的青年們的命運,導演在畫面上很少去強調這個地方的轉型,大致上是透過高樓林立中的「巴刹(市集、菜市場)」地區的人事物來諷刺對比變遷的社會經濟。

富都青年解析2.|《富都青年》裡的「富都」是真實地方嗎?

至於電影中的「富都」是真的有這個地方嗎?「Pudu(富都)」是「半山芭」的馬來語,而半山芭是馬來西亞吉隆坡市中心東南部的一個區域,區內有許多老舊社區及古蹟,也是20世紀吉隆坡中下階級的華人主要聚集地之一,隨著該地的經濟發展與變遷,這地方也是吉隆坡現今主要的外勞聚集地之一。在電影中,觀眾可能會感到諷刺,因為「富都」聽起來就像是繁榮有錢的都市一樣可是《富都青年》中的角色卻是社會底層像是被社會給拋棄的那群人,在「富都」中,即便社會轉型,但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帶來的只是命運的絕望,富都裡,他們成為最貧窮但卻也最真實被拋棄的一群人。

富都青年解析3.|「起初政府讓他們進來,現在他們反而逮捕了他們」,諷刺政府政策前後不一

現在的當地老一輩的人仍稱這個地區為半山芭,而比較少直接稱之為「富都」,我覺得這是一種當地人對歷史和社會變遷的「烙印」,即便目前該地已成為吉隆坡的中心地帶,城市高密度發展、商業活動活絡,大多數的土地也被開發,過去的歷史傷痛在老一輩人內心裡,這是許多中低下階層人們的血淚堆疊出來的一個歲月痕跡,這地方曾是這裡人們的落腳處、更是移工求生的機會,要說富都這個地方是他們用青春和人生建構出來的繁榮,我想一點也不為過,這呼應到Money姊曾經對阿迪說過:「起初政府讓他們進來,現在他們反而逮捕了他們」,這多少也是諷刺著這裡的社會發展是移工的勞力階級雙手打拼與堆疊出來的,可是在社會逐漸繁榮之後,這樣的「政策前後不一」,讓移工成為被社會踢除和拋棄的對象,《富都青年》中警察的無情掃蕩完全不留情面,也展現出這些非法居留者從沒有安心過過一天的絕望。

電影一開頭的三十分鐘裡,導演刻畫了阿邦與阿迪兩人在這個「富都」的生活,導演抨擊社會變遷帶給沒有身份者的那種恐懼與絕望,是利用阿邦與阿迪身上發生的事件來堆砌的,早在一開始阿迪跟那些非法移工躲警察的時候,就有一個非法移工因為害怕、絕望而選擇輕生,這場戲象徵著「政府」對這些人的「趕盡殺絕」,但更是諷刺這些非法仲介對他們的再次剝削,畢竟非法仲介奪走了他們身上僅存的財產和一切,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不如一了百了算了。

以《富都青年》劇情中可以理解,其實這些人是被政府給放進來的(也就是說當初是有被核准進入),而他們被放進來的動機在於政府是要解決「缺工問題」,所以政府盡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行一些仲介地量引進移工,然後加上政府在處理「行政流程」過程中又非常緩慢,導致移工等待的這段過程中只能選擇非法工作,不然就沒有飯吃,而說到那個非法仲介就是電影一開頭跟阿迪一起的那個報警並且拿走所有錢的男人,政府卻不管這樣的人,反倒是針對非法移工。

富都青年解析4.|阿迪與阿邦的「無身份」交織,阿迪對阿邦的依賴助長成一種不安全感

在《富都青年》裡的阿迪,他本身沒有真正的IC(身分證),但靠著一張出生證明可以不必在這社會中到處害怕躲警察,他確實不像阿邦那樣需要躲避警察(阿邦是因為火災中失去父母和出生證明而無法申請IC),可是在阿迪內心中有著「被拋棄」的自卑和憤怒,他對這環境和現況的反抗,完全展現於他這個角色的人設中,他透過做非法仲介的方式賺錢,透過肉體來補足每天需要的金錢數目,在他身上雖然常常是與「違法」的事情有著極大的關聯,他如同一個拒絕長大並且利用叛逆來吶喊自己心中不甘的小孩~可是我覺得阿迪這個角色超級真實!

他在電影中所表現出的那種「不甘示弱」非常強烈,他基本上是不想要屈服於這個現況和體制,他並不像是哥哥阿邦那樣任命、腳踏實地在過生活,所以他對阿邦的依賴是很強烈的,因為對拋棄他的父親感到怨恨,所以在對於情感和親情的認定與定義,我覺得阿迪拒絕透過父親來取得身分證明某種層面上是對父親的怨恨以及無法原諒但也是一種對阿邦的依賴與象徵(只認為照顧他的阿邦是家人),因為阿迪時時刻刻有哥哥的照顧,所以《富都青年》劇情中觀眾會發現他也會想要拒絕哥哥替他找到正當工作,這是因為他內心中有著很大的「不安全感」,那就是需要自己獨立,又或者是怕沒有依靠可以依賴、甚至是怕被拋棄的潛在恐懼,他怕自己如果重新得到身份,就必須要自我獨立然後離開哥哥。

在阿迪身上,其實流露出一種強烈的自卑,你說少掉身份就像是失去掉靈魂,這確實也沒錯,我覺得阿迪習慣有阿邦在身邊的照顧,是一種心靈的填補,這也是為什麼當阿邦跟那個緬甸女孩可能會組成家庭的會時,阿迪會有著焦慮,這是因為他怕失去阿邦,所以他也才會對Money姊說「你覺得他會忽視我嗎?一旦他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對於阿邦可能的離開,這又是一種像要再被拋棄的無力感、無助感。

富都青年解析5.|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就是他,相信我,你們離不開彼此

相較於阿迪,阿邦這個角色舉手投足之間真的讓我看得很心酸,Money姊口中所描述的阿邦「他雖然不會說話,但他是個好男人,也會是個好丈夫」,阿邦腳踏實地工作、善良的個性讓他在這環境裡還能生存著,他純樸的個性會深深給觀眾想要為他祈禱擁有值得幸福生活的結果,他內心對於得到身份證的渴望在某一幕中讓我感到非常鼻酸,那就是在拍證件照的這一幕,阿邦拿起梳子想要把自己打理得體面一點,但在這一幕之前,阿邦是有看著阿迪帥氣的樣子。

這場戲中我並不覺得導演是想要呈現阿邦對阿迪的羨慕,而是對自己某種命運轉折的珍惜,當然也帶有強烈到感慨,兄弟倆想要得到身分證卻是百般艱辛,體面的自己是對未來生活有點「光亮」的渴望,在鏡子前整理頭髮的阿邦,這一幕對我來說我感受到的是阿邦當下應該是覺得人生好像有點希望的樣子,所以把自己打扮得體面一些。而阿邦對阿迪疼愛也表現於兩人的衣服上,阿邦特地幫阿迪買一件襯衫,而他自己那件西裝外套底下所穿的,還是那個沒有改變的標誌性勞工階層衣服。

富都青年解析6.|兩人跳舞那一段,解構出兄弟倆的內心世界

跳舞這場戲我超喜歡,因為阿迪對阿邦可能會和緬甸女孩成家而感到不安全感,阿迪對Money姊透露出自己的那些不安,而最後迎來的是阿邦選擇他,並且放棄緬甸女孩,阿邦出現在Money姊的生日派對上就是給阿迪答案,當然也證實Money姐所講的「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就是他,相信我,你們離不開彼此」,阿迪對客戶的突然求婚,其實根本就是一種他在逃避阿邦可能會離開他的可能性,所以女客戶基本上象徵的是阿迪本身在尋找的另一個新依靠備胎。

而阿迪對阿邦邀舞,這舉動解構出他可以放心阿邦沒有離開他,當然兩人相擁時的那畫面,導演安插入許多阿邦對緬甸女孩的各種割捨與心痛~那條沒有送去的絲巾,暗示著很多層意義,➊阿邦不敢給緬甸女孩的生活保障與承諾、➋阿邦不想要透過絲巾來徒增沒有意義的思念、➌還有阿邦對自我現況與身份的自卑,不想要誤人一生的溫柔。我覺得編劇在阿邦身上總是給予一種命運好像看到某些光,可是又會瞬間滅了這份光亮帶來絕望,不管是他原本能擁有愛情,還是能讓阿迪拿到身分證的機會,在希望之中帶來的是更大的絕望和無力。

富都青年解析7.|阿邦:「你要改變並做一個好人」

《富都青年》中的阿迪一直在做錯事,他的魯莽都有阿邦來善後與接住(例如阿迪以前差點燒了雞舍、現在當騙人錢的非法仲介、還有佳恩的意外),阿邦比起阿迪的生父,更像是阿迪的再生父親,面對阿迪的闖禍,阿邦總是很生氣,卻又不捨阿迪~劇情是直到後半段一個小時中因為阿迪傷了佳恩因為害怕才開始有著成長,他跟阿邦逃亡時所講的道歉,觀眾能看見他對自己的過錯終於有了一些覺醒。

阿邦用盡一生想讓阿迪當個好人,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會改變一個人,當然,阿邦永遠都知道阿迪內心裡缺少的那塊,也終於理解到一個人被環境逼迫到無法做一個好人時的煎熬。我覺得佳恩的命案很妙,因為阿邦要阿迪做一個好人,可是在最後的《富都青年》結局中卻翻轉成阿邦也選擇做了一個他自己口中的「非好人」,這部分我在後半段在來解釋,我想要先討論的是阿邦「去自首」的舉動~他用手語告訴阿迪說「你還有機會」,阿邦自始至終的都選擇阿迪,也呼應到Money姊說的,「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是阿邦,相信我,你們離不開彼此」。

Money姊那句「你們離不開彼此」描述的不僅是阿迪離不開阿邦,同時也是阿邦的心無法對阿迪完全割捨,《富都青年》導演透過這個案件的細節再次去描繪兄弟倆之間對彼此的依靠和愛,即便沒有血緣,可是阿邦對佳恩所做的最後下手,是唯一能拯救阿迪的方式,在《富都青年》中很諷刺的是阿邦也無法成為一個好人,但他用自己的犧牲將所有罪都扛下來,讓阿迪得以領悟並且做一個好人(確實他想要救哥哥,就必須要自己振作起來賺錢然活下去、找律師)。在阿迪身上我們很明顯可以看見一個人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真正懂得珍惜,阿邦過去隨時在聽阿迪善後,讓阿迪可以有身分證並且好好過人生,現在的阿迪才懂得長大,理解阿邦為他所做一切的原因,就是希望他可以做個好人。

富都青年解析8.|Money姊這個角色是跨越性別的母愛

《富都青年》中編劇導演設計了Money姊這個角色,他本身是個跨性別者,可是對阿邦與阿迪的愛卻是超越了母親的角色,在《富都青年》裡,不論是阿邦與阿迪的無血緣兄弟,還是Money姊像媽媽一樣幫助著這對兄弟(租房子、幫阿迪找工作、給予心靈上的開導),又或者他是最能看出這對兄弟離不開彼此的人,在Money身上我看見的是這個社會中的一份溫柔,或許是因為他本身為跨性別者也被這社會給誤解和排擠,所以他才會更懂得沒有身份的人活得艱辛的感受~

Money姊在電影《富都青年》中一直都是默默地關心的角色,他不會替兄弟倆強出頭,但永遠都會做那個心靈上的後盾,他對兄弟兩之間的距離很美,我覺得這是編劇刻意這樣的設計,這樣其實也不會搶掉阿邦和阿迪在劇情中的親情緊密度,但又能讓Money姊在兄弟兩之間佔有重要的地位。

富都青年解析9.|佳恩身為社工的角色諷刺這社會對非法移工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在劇情中,佳恩這個角色是個社工,幫助阿邦來替阿迪申請身份,她時常因為那些沒有身份者的失活而奔波和努力,她曾經有跟哥哥的一場戲是討論到當社工的危險,哥哥希望佳恩可以不要繼續當社工,但是透過佳恩的視角,我想觀眾絕對是可以看見這個社會中對這些非法移工的關懷和努力,她就像是這個社會裡的暖流與希望一樣,努力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當社會和政府、警察利用制度規定來逮捕這些無身份者時,是像佳恩這種人努力利用程序和規定來幫助這些無助的人~《富都青年》對佳恩的刻畫篇幅並沒有很多,可是她在劇情中的穿針引線也不可少。

是佳恩這個角色在提醒世人「幫助人」才是讓這個社會得以和諧和富裕下去的方式,儘管佳恩最後的下場是一個意外,也恰巧呼應到哥哥對她的「危險」叮嚀,可是我覺得導演並不是想要去抨擊當一個幫助的人會遇到的危險,而是想要利用佳恩這個角色去帶出更多無身份者在這社會中被逼迫的窘境與煎熬,是這社會殺了佳恩,而不是阿邦與阿迪誤殺了佳恩的概念

↓↓《富都青年》結局討論延伸閱讀↓↓

//MIR 文中廣告
abang adik ending
【影評】富都青年結局|當我們活著的時候,就好好活著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