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tflix|台劇|觀後感 🕶 Netflix|影劇觀後感

【台劇】影評《八尺門的辯護人》評價與劇情討論統整:他不是壞人,他只是沒有人幫他

Ads
Ads

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是一部由鏡文學和中華電信共同出品,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由董成瑜擔任監製,原著作者唐福睿擔任影集導演、編劇,並由李銘順、雷嘉汭、初孟軒主演。《八尺門的辯護人》描述一樁外籍漁工兇殺案意外牽扯出環環相扣的社會議題與人性糾葛,為了幫助遭控犯下殘忍謀殺案的外籍移工,一位公設辯護師被捲入充滿不公不義的黑暗漩渦,誰都無法與這場審判脫離關係,面對人權、利益、情感的各種糾葛,究竟誰才是正義的一方?有關八尺門的辯護人》分集劇情可以參考另一篇詳細統整文章(分集劇情)







📣 貼心提醒 📣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Ads


八尺門的辯護人影評評價心得(更新至第4集)

八尺門的辯護人影評


弱勢族群是被創造出來的,而不是天生的


原住民加分政策是在推動加速漢化,並不是在體恤你們的困境,這種齊頭式的平等對真正弱勢的原住民,一點幫助都沒有所有政策都是有利益導向的?在我們看起來像是在幫助原住民的方式,卻是在消彌原住民族群的目的。我很喜歡編劇導演在《八尺門的辯護人》劇情中對一些社會議題帶出很簡潔明瞭,又能畫龍點睛地刻畫~

Ads
Ads

在第三集《八尺門的辯護人》一開始原住民正名活動的那場戲來看,這背後隱藏著幾個含義,在當時的社會中漢人的階級地位比原住民高,原住民被認為是弱勢族群。我覺得《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劇深深地刻畫了一個人覺得自己是原住民的心境,我覺得佟寶駒並不是真正討厭自己的原住民身份,而是社會帶給原住民所必須要背負的那些責任,讓他別無選擇,這就已經是社會給的種種不公平,在《八尺門的辯護人》開播兩集中我們也有討論到,族群之間的敵意都是被社會給創造出來的,為什麼佟寶駒不能以自己身為阿美族為傲?為什麼佟寶駒會覺得在部落就是被困住人生發展的想法?

Ads

因為漢人給了原住民一個地下的階級塑造出一種表面在關愛,認為他們是需要被關愛的弱勢族群,但實際上是在讓他們潛移默化中漢化目的,想要消彌這些原住民的文化以及想法,因此在《八尺門的辯護人》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社會給原住民的許多低等的刻板印象以及標籤。這樣的社會現象也套用到那些外籍漁工們,他們在社會的的地位以及大家對他們的印象都是被創造出來的,漸漸地整個社會就跟著這樣盲從地對待他們。

八尺門的辯護人》第三集編劇是放出一些溫和的戲,連晉平對莉娜說的那句「我覺得妳該做妳自己」,一個小孩看到莉娜戴頭巾就說是她家裡的外勞,這橋段很妙,因為是從小孩口中說出的,這也代表在小孩家,家長教育小孩對移工的看法就是這樣的,也也呈現出在我們身邊以及社會中幾乎大部分的人好像都是不小心就有了貼標籤的想法和行為。



Ads


多元族群,如何互相理解與尊重?


八尺門的辯護人》的劇情有著很棒的紮實度,探討著死刑制度、移工問題、漁業監督管理問題、司法制度、弱勢族群等等社會議題八尺門的辯護人》雖然在這些議題上的圍繞是會讓調性屬於比較沈重的,但《八尺門的辯護人》作者編劇真的很聰明,當中特別設計出個性很痞但很有實力的佟寶駒,他不僅在法庭攻防戰上不是硬邦邦的探討法條,而是深入挖掘「情感與現實」的真相,甚至在調查的過程中,與連晉平(公辯設替代役)、莉娜(移工看護)形成一個可愛又逗趣的,但非常有深度的調查團。

佟寶駒在社區中也是個阿美族人,《八尺門的辯護人》一開始劇情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他無法融入跑船的族人,而佟寶駒的父親也是, 以父親那些挖苦他讀書也沒有比較有錢的話語來看,可以知道他不認同佟寶駒的想法和職業;再加上後續佟寶駒祐被部落的人說到「你還會說阿美語嗎?」,一點一滴在表現出佟寶駒和這些人不相往來的關係很僵。

同時這也表現出佟寶駒對自己是原住民的身份很隱瞞,光是這舉動就能理解阿民會不高興佟寶駒的原因,我自己覺得原住民會很重視族人之間的連結,當大家都是在跑船的職業時,唯有佟寶駒選擇去當律師,在立場以及職業上的對立,佟寶駒和阿民這個角色的對戲很棒,兩者之間的火花。

八尺門的辯護人》劇情中佟寶駒的父親有挖苦佟寶駒說讀書也沒有比較有錢,以這樣的話語來看,我推敲是因為父親內心其實不高興佟寶駒對自己族人的不認同(或是在覺得兒子跟部落切斷關係的舉動像是在背叛自己族人一樣),但也心疼佟寶駒的處境。然而在種族和身份認同上就會造成衝突,在《八尺門的辯護人》這部劇的設計上,《八尺門的辯護人》第一集中編劇特地設計了姆力被人欺負,這場戲編劇掌握了一些精髓,當中包括原住民的名字被嘲笑(姆力的名字被嘲笑)、還有平地人對原住民的欺凌和嘲笑。

我相信《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劇會特地設計這場戲有其原因,我也覺得《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劇是想要用這場戲來呼應到原住民被平地人給欺負的現象,然後也同時套用到阿阿布杜爾殺害阿群一家人的原因,因為在畫面中我們群可以知道阿布杜爾的行兇動機就在於之前一直被阿群給毆打,阿布杜爾就好比原住民在平地人之間的「突兀者」一樣~不管什麼族群,互相尊重包容與理解是社會上最重要的而不是存在著化解不了的敵意換位思考不是件難事,但都被彼此的敵意給阻隔在中間。



Ads


他不是壞人,只是沒有人幫他


八尺門的辯護人》這部劇反映出一些在社會角落的悲歌,對於外來的族群,《八尺門的辯護人》劇情中表現出一種排外或是不能融合的現象。就好比阿布杜爾在職場上受到暴力對待,因為語言的不通就受到歧視和不平等對待、受到歧視,他們所受到的可憐對待都是在台灣不被重視的一個族群,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待遇、他們的人權,即便有法規,但這些法規是偏向於「利於雇主」,還是偏向於「照顧移工」呢?我想答案顯而易見。

又或者是《八尺門的辯護人》第二集裡莉娜被雇主給性騷擾,但卻不敢說,因為在這裡他們需要工作,也不知道誰可以求助,因此只能這樣以忍下去。我覺得《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劇不管是在阿布杜爾還是在莉娜身上,都下足了功夫在刻畫他們在這無助的環境中的壓抑與害怕,甚至是無助~ 被逼到最後他們僅有用極端的暴力來反抗才能保命,所以阿布杜爾就成了那個往極端去發展的悲劇。

同時,莉娜這角色還有探討到「移工薪水」不平等的問題~莉娜照顧的阿嬤有說到很重要的一段話「給她錢,給她跟台灣人一樣多的錢就好」,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好像莉娜見錢眼開一樣,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寫實的寫照,更是這社會剝削移工的現象

為什麼大家要雇用移工?很簡單,就是因為人力便宜,並且雇主會有一種優越意識,會覺得他們這種人力需要聽話又好用,等於是用金錢來控制他們的概念,在他們別無選擇下,只能被迫聽話,忍受委屈。就好比台灣的看護和移工看護薪水落差就很大,工作時數也不一樣。所以阿嬤會這講那段話是編劇的一個巧思,這是在暗諷台灣針對移工的薪水不比台灣人多就算了,工作環境也像是在剝削。

針對這個案件,透過看到佟寶駒父親的手指和阿布杜爾一樣斷掉,這感覺是佟寶駒父親也曾經遭受過暴力或是威脅,所以父親才會一直不想要佟寶駒去碰觸這個案件幫移工辯護,父親有講到海灣人的工作都是跟雄蜂船業有關,這可能可以反推海濱這裡的人都是為了工作而必須要站在雄峰船業這邊,說白話一點,因為生計的關係必須要選擇隱瞞。而這樣的處境豈不是其實和阿布杜爾一樣了呢?都是被階級壓迫下的受害者,也導致原本的受害者在去壓迫更低階級的受害者。



Ads


階級壓迫悲歌,別無選擇的存在?


而現在漁工的階級比原住民更低,很表明地「階級底層換人,階級壓迫還是沒變」的悲歌,阿民和阿群都是壓榨和暴力對待漁工的人,過去的他們是社會底層,但現在有人成為社會底層的新族群,使得阿民和阿群被夾在漁業公司利益和壓迫底層人的悲慘角色~ 這就像是一種食物鏈,一種別無選擇的食物鏈位置,因為部落和則人需要有口飯吃,所以被迫成為加害者

透過《八尺門的辯護人》第二集中,看到佟寶駒父親的手指和阿布杜爾一樣斷掉,這感覺是佟寶駒父親也曾經遭受過暴力或是威脅,所以父親才會一直不想要佟寶駒去碰觸這個案件幫移工辯護,父親有講到海灣人的工作都是跟雄峰船業有關,這可能可以反推海濱這裡的人都是為了工作而必須要站在雄峰船業這邊,說白話一點,因為生計的關係必須要選擇隱瞞。而這樣的處境是不是其實和阿布杜爾一樣了呢?(所以《八尺門的辯護人》第四集中佟寶駒的父親在1982那年做出的極端的事情, 那把沾血的刀,就是老佟別無選擇被迫做出的行為)

因此我相信老佟自己過去做過的事情他也正在隱瞞著,但他的隱瞞更像是想要糊口飯吃,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對抗的人並不是那麼簡單,在《八尺門的辯護人》第四集中,1982年時老佟我想還不是船長,但他說著船員在的船上落海不見的事情,我覺得船員落海是故意被落海(因為他有講到連遺體都找不到),而佟寶駒自己的手指過去被鯊魚給咬斷時船東也沒有打算要理會的意思,因此過去的老佟那把沾血的刀,背後隱長著是他對自己的地位做到如此卑微的心酸,因為「漢人」沒有把他們當人看。



Ads


司法的雙重標準?判決應該是為了被告而存在的!


司法系統就是這樣,有人會笨到被騙幾百萬;法官卻不信相有人會笨到因為幾千塊被騙去當車手,所以就連笨,就有兩種標準,懂嗎?就是雙重標準啊!」佟寶駒也就是在諷刺司法系統有著雙重標準,諷刺著同樣的案件就像是最後決的人說的算,並不是去透徹地瞭解事實與真相。《八尺門的辯護人》中從佟寶駒這角色身上我看見了他對司法的無奈,他完全就是在照著司法的體制和生態在玩遊戲規則(因為連晉平口中過去的佟寶駒不是這樣的,而是一直在與法院抗爭,努力在為被告辯護),這就像是佟寶駒講的以下這段話一樣:

廢死聯盟曾經做過一項民意調查,台灣民眾有七成的人對司法缺乏信心,有七成五的人認為台灣法律只保障有權有勢的人,有八成的人認為窮人比有錢人更容易被判死刑,但是有八成五的人『支持死刑』」,這部分和《八尺門的辯護人》第二集令秋講的那句有呼應「人權和民意本來就是相衝突的」,也就是說民意並不能完全表現出正確的方向~有時捍衛人權就需要和大眾的民意對抗,而那些知道內部真相的人需要勇敢站出來對抗大部人的民意。

這一段表現出台灣人明明對司法都覺得有不公正的現象存在,但卻還是認為判決死刑出來的人就該死,這一段諷刺著台灣社會大眾雖然都心知肚明司法不公,但只要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沒有人想要去改變,也沒人願意挺身而出。我覺得這就呼應到連晉平說到「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電影都是騙人的」,因為社會的現實就是如此,大多數的人都是被迫在遊戲規則中被犧牲,而真正做壞事的人卻是被掩蓋了。

佟寶駒給我的感覺是一開始並沒有想要接阿布杜爾這個案件,他有好幾次都說「這是工作,我別無選擇啊」,《八尺門的辯護人》在與族人和部落之間的立場對立摩擦這設計真的很棒,這迫使佟寶駒必須要去和那些與他對立的族人做對抗,他對選擇案件別無選擇,但可以選擇自我就除和成長,化解心中的疙瘩。佟寶駒在劇情中一直在變化,尤其知道越多關於自己對阿布杜爾的誤解時,我覺得佟寶駒會對自己很驚訝自己過去毫無知覺的歧視。



Ads


在調查真相過程中,佟寶駒深深感受到所謂的「被當外人」的感受,我想佟寶駒會感受到阿布杜爾的立場以及感受,當佟寶駒遇到族人完全不想配合調查甚至與他對立,這橋段就像是佟寶駒被族人給排擠一樣,心中有著無助。我很喜歡莉娜幫忙阿布杜爾翻譯的那場戲,尤其是問到小女孩的死時,這裡有個很妙的設計。

那就是莉娜也只能翻譯出片段的關鍵字,但佟寶駒的解讀和連晉平的解讀完全是不一樣,如果觀眾還記得在第一集的時候佟寶駒就有說「司法制度是有雙重標準」理論時,就可以知道同樣的話語解讀都取決於一個人對被告的先入為主看法,這也是為什麼佟寶駒和連晉平兩人的解讀完全不同,就取決於他們是不是有著先入為主的想法,所以連晉平看出阿布杜爾的問題,而佟寶駒則是認為因為本身就很排斥這案件,而覺得阿布杜爾在演戲騙人。

另外《八尺門的辯護人》第二集我也很喜歡的是在命案現場這裡佟寶駒和連晉平的對答和思辨,這場戲帶出的一些線索會讓觀眾對原本的「犯罪事實」有著一些翻轉,像是浴室沒有對外窗,何必要溺死小女孩;又或者是說兇刀如果可以證明是在阿群家拿到的,那就不是預謀犯罪,這一段就很表明著一個人對被告有著先入為主的偏見時,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而在我們社會中就充斥著這樣對人的偏見與刻板印象,因而成為掩蓋我們看見真相的那層紗。



Ads


我不喜歡死刑,因為無法保證沒有誤判


關於《八尺門的辯護人》主軸主要是在探討「死刑」的議題,我個人覺得這個議題要做成影劇都不好掌握,弄個不好會太過偏剖都會引爭議,在這部劇中,我覺得《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劇有比較謹慎在處理,就像是「做錯事要懲罰」「你真的覺得被告該被處以死刑嗎?

蠻喜歡《八尺門的辯護人》第三集編劇透過幾個角色在圍繞在討論這件事,就好比陳令秋這角色講出來的「我不支持死刑」,還有連晉平所講的「我不喜歡死刑,因為常常有誤判」。「該不該廢死」的議題在之前人選之人:造浪者的時候就有討論過,當然這是很難有解的難題,因為《人選之人:造浪者》中有提到,該不該廢死不是一個「決定拍版」那麼簡單,更不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問題而已,應該是說不管是死刑本身,還是廢死,背後所存在的問題都很多,陳令秋也有講到「人權和民意通常都是有衝突的」,不管做哪一個政策決定都會有著不同的聲浪在反對,所以該看的應該是事情的本質。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陳令秋會說「你認為那個被告真的該死嗎?」陳令秋這樣的話語基本上我覺得並不是認為阿布杜爾應該要活著,也不是認為阿布杜爾沒有罪(《八尺門的辯護人》劇情中有一直在講到阿布杜爾殺了人是該懲罰,只是爭議的點是是真的該判死刑嗎?),而是在挖掘案件犯罪事實背後的內幕,因為今天死了一個阿布杜爾,哪天會不祐祐有同樣的受害者出現被犧牲?《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劇後續又有利用連晉平這角色講解關於阿布杜爾的案件,我覺得是很棒的手法,雖然連晉平說到「我不喜歡死刑」就像是個人的膚淺想法而已,但事實上從得連晉平的話語中可以知道,「廢死」是在保護那些被迫無辜犧牲的被告,原因就在於的這社會的司法制度和社會從沒有公平過,所以死刑的執行根本就不會公平。

如果今天司法都很公正,在犯罪事實上調查得透徹,而不是只為了結案或是利益糾葛或是掩蓋政大的真相,那死刑的存在或許就會變得有意義。因此在這部劇中我們常常看到,死刑的存在 好像變得很廉價或是很膚淺隨便,好像一個判決就可以定一個人的生死,《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劇透過莉娜這個角色去感受到阿布杜爾的狀況:「他不是壞人」,這也象徵著唯有深入去挖掘真相的人才會真正知道越深層的內幕,也才會更體會到一件事情背後都不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樣善與惡。

所以死刑制度的存在我覺得《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劇想要表達的是整個大環境都需要改變,而不是只有一個規定改變就改變,佟寶駒曾經說過「判決是為了被告而存在的」,就我目前看《八尺門的辯護人》到現在為止,我大致上對這句話的解讀是判決是定一個人的生死,而判決背後都需要去抽絲剝繭找到真正該不該判一個人刑度,在量刑上有要如何拿捏,但佟寶駒領悟到他所處的司法遊戲不是他想像中的簡單,所以在法庭上他會大喊「判決是為了被告而存在的」,是他知道司法從不公正,但至少在判決上可以給予被告一個自我證明的機會。

Ads
//MIR 文中廣告


Ads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