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誘捕你》介紹


《開播誘捕你》影集是 Netflix平台上線的一部阿根廷懸疑影集,改編自哈蘭科本的書籍《原諒》,觀眾在 2025 年應該也會發現近期不斷出現哈蘭科本的作品一直在被影視化,像是《生命中的危險缺憾》、《死亡印記》《逝者不安息》這幾部作品輪番被翻拍並上線,不過近期有些網友開始覺得 Netflix 是不是因為在趕這些作品,所以就可能品質沒有掛保證了?
近期的這三次作品也是給我這種感覺,就是覺得沒有像《第二聲鈴響》那樣讓人感到驚艷和印象深刻,我是沒有看過哈蘭科本的原作,但他的劇本與想法、故事套路對觀眾來說應該是有效的,所以我在想或許是因為不同的導演和編劇讓故事與原作有著不同之處,想要強調的重或是重新編排的故事線就不一樣了。

《開播誘捕你》劇情講述知名記者艾瑪蓋瑞以擅長逮罪犯聞名,但當一樁少女失蹤案的嫌疑犯竟是她親近的人,她頓時面臨兩難。該劇的議題探討的是關於青少年的網路問題,當中包含寅藏在社會裡的「戀童癖」問題、很嚴重的「性誘拐」議題,還有關於權力與體制腐敗、媒體責任等等大人、社會的議題。
這部劇的原作取名其實是《原諒》(英文也是 Caught ),或許中文劇名《開播誘捕你》可能比較沒有像原作那樣對人性、道德的刻畫有更深度探討與挖掘,影集聚焦與刻畫的角度和原作我想是不一樣的,原作中強調的是人性裡面對「原諒」的自我心魔,不過影集則是比較著重在社會議題的鋪陳。
貼心提醒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開播誘捕你》劇情+評價

《開播誘捕你》議題探討的是青少年性犯罪問題與戀童癖的社會隱憂,像這樣的議題馬上就讓我想到前陣子真的非常好看的《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神作!同樣是在探討青少年的問題,本劇的表現就顯得失色。
我相信觀眾在看曲折離奇的懸疑劇時,除了是享受燒腦和轉折之外,更想要看到的應該是「最裸露人性」上的掙扎和寫實面,讓觀眾直擊這些真實的人性。卻也很可惜的是導演在這一點上沒有較為深度地刻畫,或許是因為導演想要著重在劇情的轉折,所以心力不在人性探討。
尤其是《開播誘捕你》的作品都有自己的一個公式,神秘、曲折、最後震驚的秘密浮現,這樣的公式在書籍上是真的很有用,最主要是因為透過筆者的筆觸和人物刻畫的細膩堆疊,才會讓觀眾感受到筆者自己想要傳達的議題和想法、氛圍。
所以改編後的影集,就少了這樣的「細膩度」,例如當下角色為什麼會這麼這樣反應、角色的震驚是基於什麼?甚至是角色做出的決定的最深處動機又是為什麼?劇情有提到,但並不深入,就好比李奧跟艾瑪兩人突然來電然後還發生關係,這劇情進展就很突兀,彼此為什麼會被吸引,就只是因為劇情需要。


還有艾瑪面對丈夫被酒駕者撞死的「怨念」心魔,對自己生活被毀掉的「憎恨」,我想原作想要強調的是艾瑪本身因為傷痛心魔而讓自己對外界的憎恨,所以對於那些犯罪者的看法就成為一種潛意識的偏見(艾瑪對丈夫車禍肇事者的死命怪罪、艾瑪堅稱李奧就是戀童癖的嫌疑人,都是人偏移理性而做出的判斷)。
尤其是第一集裡她透過幾個關鍵的證據認為李奧就是她要找的嫌疑人(這在最後艾瑪也成為這案件的波及者),這樣的「指責」是讓艾瑪自己捲入後才發現一旦陷入了輿論之後,就再也難以脫身,而我自己是覺得導演沒有把艾瑪自覺與領悟的轉折給刻畫得很細膩,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觀眾會覺得艾瑪這個角色真的很蠻令人反感,總是做決定很衝動,並且太快下定論。
艾瑪的魯莽以故事內容來看是因為她內心裡對於「無法原諒做錯事的人」的執著。
該怎麼說呢?
就是受過傷害的人走不出來時,他們的心理會需要一個可以責備的對象存在,才能讓自己的痛苦得已排解。
就我自己解讀,艾瑪本身內心裡就是有這樣的心魔所在,她丈夫的離世,讓她對的肇事者完全不原諒(但肇事者真的是肇事者嗎?就算是肇事者,艾瑪都展現她死命「怪罪」,無法做到原諒)。這也是為什麼在劇情中艾瑪看到肇事者寫信乞求原諒時完全不理,甚至是還充滿著怨念。
所以《開播誘捕你》裡的她是個有缺陷的角色,其實這樣的設計是常見的,畢竟就像是劇情帶著觀眾歷經一段人性在痛苦中渴望得到救贖的無限煎熬與掙扎。
只是導演的手法可能過於平鋪直敘,沒有留下明顯的伏筆讓觀眾可以看見艾瑪的煎熬,以至於觀眾對於艾瑪可能就會覺得她好煩好衝動,也應該說導演沒有將她那個破碎的內心先告訴觀眾,因而無法對這個角色在最後得到救贖時對她情感共鳴,這真的很可惜,因為這個角色可以探討的議題其實就可以很深了!

《開播誘捕你》議題探討:導演探討的是不同的角度?
我自己是覺得改編哈蘭科本書籍作品的人可能都不一定很了解哈蘭科本想要強調的重點~或許才會是近期的幾部改編作品都好像讓人掌握不到議題的重點一樣,以不一樣的角度去解讀劇情~所以對於原作著重刻畫的細節就變少,或者變得不一樣。
所以我前面所講的,以原作探討的「原諒」,和《開播誘捕你》影集聚焦討論的過程就不同,該劇讓觀眾很直覺就是阿根廷青少年的青春期愛情現狀,以及為什麼青春期女孩會被成年男人給吸引?答案就是同齡男孩想法不成熟又衝動。
這樣的社會問題是特殊的,因為這導致社會性誘騙行為和性侵犯人數增加,當犯罪扯上成人時,就又有普遍的社會問題:「有錢人、貪腐」的議題,這裡我就不再贅述。
但我想要講的是不管是哈蘭科本還是導演,對於故事都有點複雜化,因為觀影體驗下來,在兩個時間軸之間轉跳的手法並沒有增加神秘感,而只是在原地踏步沒有任何進展。
如果《開播誘捕你》探討議題的節奏與「聚焦度」可以和《混沌少年時》一樣的話,那就會讓這個懸疑故事更有意義,畢竟觀眾會想要知道的是真正讓人性會這樣選擇的「原因」。
像《混沌少年時》對回答觀眾內心這個問題就相當精闢,雖然裡面有很多內容和外在環境的探討,但它始終專注於探究是什麼腐蝕青少年的思想。同樣地,《開播誘捕你》也是在討論社交媒體導讓青少年素質下降與對男孩和女孩的影響,但因導演都只是擦邊球的敘述方式讓這重要的議題失去所有張力與深度啊!
Netflix《開播誘捕你》評價好看嗎?
《開播誘捕你》評價好看嗎?
以過去哈蘭科本被翻拍的作品來看,這部劇的水準真的算是還好,畢竟導演說故事的手法和運鏡、節奏、角色刻畫角度都影響著作品的好看與否。
而且本劇的議題其實也算是老生常談,相對來講這種議題就不會讓觀眾完全感到過於新奇,就算裡面有提到關於青少年和社會的性犯罪隱憂,如果導演手法掌握得不優,那就會顯得普普,本劇裡就是這樣,對於議題的探討其實點到為止,並沒有直擊人性和掙扎。
如果你是想要看哈蘭科本作品的觀眾,那我反倒會建議你去觀賞《第二聲鈴響》《陌生人》《第43個秘密》《致命點擊》。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