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影評】《12.12:首爾之春》評論+結局+5解析+歷史背景,失敗是叛亂,成功不就是革命了嗎?

12.12 The Day review

《12.12:首爾之春》介紹

12.12:首爾之春》是一部2023年上映的韓國劇情片,亦是韓國電影史上首部根據雙十二政變事件改編的影片,由《阿修羅》導演金性洙執導,演員陣容為黃晸珉(飾演全斗光)、鄭雨盛(飾演李泰臣)、李星民(飾演鄭祥鎬)、朴海俊(飾演盧泰健)、金成均(飾演金准燁)主演。我一直蠻喜歡韓國有個特點就是會把過去的歷史拿來拍成影劇或是當作是故事的靈感,讓沒有歷經過歷史悲劇或壯舉的年輕世代可以了解過去發生的歷史以及作為借鏡和珍惜今日的媒介~

常看韓劇或是韓國電影的觀眾應該都會知道在韓國過去有一段時間是歷經了軍權政府時代的黑暗時期(其實就我自己覺得就是獨裁政府的概念),而韓國在過去也有許多「民主運動」(例如光州民主化運動也有拍成《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或是很有名的「學運」等等,都是人們長時間為了爭取民主的辛酸史和血淚史,而今日的人們得以享有民主,很大的部分是靠著前人堆疊每一次的努力而來的,這也更是今日的人們更該珍惜的民主。

12.12:首爾之春》評價好看嗎?電影中,雖然呈現的是全斗煥叛變的那九個小時,但我真的很驚艷導演能夠將這九個小時之間發生的過程還有重點得已將歷史搬上大螢幕給觀眾知道這段我們很少知了解的過程,透過不同角色的立場對立與矛盾,還有當時局勢和社會風氣帶給人們的絕望,以及在絕望中還保有一絲希望要守護國家的人們,導演刻畫這個事件的情緒很足,搭配著實力派的演員們的詮釋,每個角色都相當立體,並且具有深度,很神奇的是即便早就已經從歷史事件中知道結局會是怎樣,帶透過導演的情緒堆疊到最後接近結局時,觀看的整個還是超級高漲!這是一部很值得觀賞的電影~

《12.12:首爾之春》預告

《12.12:首爾之春》預告

12.12:首爾之春》的歷史背景是這樣的,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總統被刺殺,1979年12月12日起由陸軍少將全斗煥策動的政變(雙十二政變),導致第四共和國結束,並促成第五共和國開始。納入翌年全斗煥為了鞏固權力而實施5·17戒嚴,則過程是世上持續最長的軍事政變。在朴正熙遭刺殺後,全斗煥依戒嚴法擔任刺殺案調查本部部長,掌握了可壟斷國家所有情資的合法實權;戒嚴司令官鄭昇和因顧忌權力過度往全斗煥集中,因此任命「甲種軍官」張泰琓擔任首都保衛警備司司令官,與全斗煥勢力抗衡。

關於本電影的一些真實事件詳細內容,我這篇文章就不再一一贅述,網路上有許多文章有統整真實事件的內容,有興趣的可以網路上找,本片主要是針對這部電影導演的手法和劇情故事的 一些觀後感與心得紀錄(包含一些導演的手法解析)~

貼心提醒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12.12:首爾之春》評論與劇情

【影評】《12.12:首爾之春》評論+結局+歷史背景,失敗是叛亂,成功不就是革命了嗎?
【影評】《12.12:首爾之春》評論+結局+歷史背景,失敗是叛亂,成功不就是革命了嗎?

➊朴正熙倒下,貪圖空位的人們崛起,該說是自作孽的因果報應?

朴正熙總統職權18年的絕對權力消失了,但沒能迎來充滿希望的新時代,貪圖空位的人們崛起,其實這樣的現象背後就隱含著這個政權帶給整個社會的貪婪絕望和動盪黑暗,而那些這十八年來蠢蠢欲動的人們過去在這段時期以來,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受夠了這樣的動盪,畢竟朴正熙這個前總統的作為也是很獨裁暴君,如果有人會想要叛變而滅掉他,在動機上多少是因為看到了這個位置的權力有多大以及多獨裁,據歷史的記載,除掉朴正熙的人就是金載圭,也就是朴正熙自己的心腹,金載圭會下手就是因為兩人的交情出現了裂痕,讓金載圭受盡了委屈,所以說到底,朴正熙如今會有這樣的下場,不正是因為自己的行為招致的怨恨與憤怒而來的因果報應嗎?

12.12:首爾之春》劇情中,全斗光被指派去調查朴正熙遇刺案,然而他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因為他利用這個調查過程中掌握到的內幕和弱點來奪取這位置,他在刑求金東圭(原型:金載圭)的時候有說「『想試著改變世界』這是真正的理由嗎?外面世界什麼都沒變,世界還是原來的樣子」,劇情中這句話乍聽之下好像是全斗光不認同朴正熙的行為一樣,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句話其實是在嘲笑金東圭把想要改變世界的想法想得太單純(其實金載圭也不是因為要改變世界而動手,只是太不爽朴正熙將他貶得太無能)。因此全斗光其實就是朴正熙的複製版,再加上全斗光這麼多年來也看到朴正熙掌握了這麼多權力,全斗光會想要去貪圖朴正熙現在這個位置。

【影評】《12.12:首爾之春》評論+結局+5解析+歷史背景,失敗是叛亂,成功不就是革命了嗎?

我覺得這個事變真的把南韓當時的命運刻畫得相當沈重,因為通常在電影中,可能我們都會覺得一個獨裁者消逝了,和來的應該是「首爾之春」,卻沒想到南韓的命運卻是越走越黑暗,當時的爭奪繼承者的人們展現出的是更為貪婪和黑暗的時代,講白一點,12.12:首爾之春》講述的就是「時勢造惡人」的故事。朴正熙在執政的這18年間,根本就是默默地幫全斗光鋪好了這樣的時事,隨著朴正熙的消逝,就換成全斗光走上舞台的最佳時刻。

尤其是全斗光是軍中秘密組織「一心會」的領導人物之一,李泰臣有說過不該把私人組織給帶進軍中,這個意思就是政治不該滲透於軍隊裡(也是在諷刺打從朴正熙那時的軍政府的陋習),朴正熙執政以來的軍政府就是把軍人當作是私人的武器在使用與使喚。因為軍隊會成為政治人物的武器,所以與全斗光勢力對抗的是李泰臣,李泰臣的理念是「消除濫用權力的行為,只做軍事支援的工作」,這種想法之所以會被大部分的軍人長官給感冒,也是因為這和朴正熙政權時期的理念不合,而且李泰臣和全斗光還有因為這個理念而摩擦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應該是說李泰臣認為軍人就該是軍人,不該有貪念。

➋李泰臣濁流中的一道清流,但當時的局勢並不推崇這種理念

12.12:首爾之春》導演在刻畫李泰臣這個角色的清廉正直真的很細膩,當鄭祥鎬要找李泰臣當警備司令官被拒絕後還是要把李泰臣給留下來吃頓飯,可是李泰臣拒絕了,這個動作是有原因的,因為所有的賄賂和拉攏都是從一頓飯而起的(這呼應到後會全斗光要執行叛變的時候就是約李泰臣吃飯,李泰臣才會一開始拒絕,直到聽到是生日宴才赴約),這也是為什麼鄭祥鎬會這麼生氣,因為李泰臣就像是一種過於固執的執著與堅持拒絕這個職位,直到鄭祥鎬講出不要讓全斗光壯大的真正原因。鄭祥鎬這個角色是在劇情中負責帶出局勢擔憂的人物,一步步地隨著全斗光的氣勢逼近,充分地讓觀眾感受到全斗光多有野心、多麼殘忍、多麼討厭。

12.12:首爾之春》電影的後半段當政變發生時,導演利用全斗光和李泰臣這兩個角色的勢力對比,默默地暗諷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貪婪無度的深淵,我相信觀眾看到接近結局的時候一定會很生氣為什麼正義並沒有發生?反到是壞人囂張地走上大位?沒錯,導演以這樣血淋淋又寫實的手法去還原當時的氛圍和局勢,前面有說過「時勢造惡人」,這個時勢就是軍政府默默地養成這樣的社會風氣與趨炎附勢的貪生怕死人們各種無可奈何,這種感覺就很像是,明知道反抗應該要反抗壞人才對的起自己的良心,但反抗壞人就是必死無疑,為了活下去,我寧可出賣靈魂去幫助壞人殺掉好人的概念,在這樣的局勢裡,像李泰臣這樣的人物是罕見的。

這一點在《12.12:首爾之春》電影中有很多配角的反應就可以知道,像是原本李泰臣要請求一些長官幫忙出兵去阻擋全斗光的時候,大部分的長官都不是太想要出兵去對抗全斗光,這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不要強出頭,所以劇情中也有角色說到「開戰的話我不想擔責任」,這也是為什麼在後續有士兵對李泰臣說「每個人都躲在你的背後」,這幾場戲都展現出當時局勢的人幾乎都選擇不要成為被討伐的對象,因為他們知道下場都不會是好的。

➌導演刻畫全斗光的野心很有氣勢、也超寫實的細膩

我其實蠻喜歡導演在《12.12:首爾之春》中刻畫全斗光這一路以來的野心和心機,在我心中,雖然電影中、現實中他就是個反派,可是我覺得他的掌權動機中也有著那麼一點寫實人性的存在,他在慫恿一心會的大家時說到「你們成績好也能上首爾大學啊,但是因為家裡沒錢沒背景來到了未開化的陸軍士官學校啊」,全斗光的話語中其實夾帶著很多對這社會對貧窮人不公平的種不甘心,事實上全斗光(原型:全斗煥)就是出身於農家子弟,家裡也很貧窮,成長過程中是充滿艱辛的經歷

在他還是小時候的時候,還是日本統治的時期,他看盡了被踩在腳底下的那種屈辱,所以我覺得導演在全斗光煽動所有人開戰的時候同時也在挖掘全斗光的內心與過去。在這社會中,想要站在頂端不是靠錢,就是靠權力,而全斗光講的這段話就像是在討回自己的該擁有的一樣,在一心會的人心中,這場革命站在他們的對立面,會是一種「反派」的角色,但如果站在他們角度去看,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成功」的象徵,是為自己想要的命運而戰的手段。

【影評】《12.12:首爾之春》評論+結局+5解析+歷史背景,失敗是叛亂,成功不就是革命了嗎?

所以電影中關燈的那一段我覺得導演設計得很有感覺,會有這樣黑暗中的這場戲,就展現出全斗光這個人操縱人心的精準,原本以為全斗光要關燈就只是要防止秘密外洩,可是後來想了想其實導演這樣的手法也有很深的含義,有句話說「退潮了就知道誰在裸泳」,在亮光中,每個人的腦量都會有所顧忌,或許是因為不敢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甚至不敢把自己的「慾望」給呈現出來,但在黑暗中,人就像是擁有了一層保護色一樣,那些最赤裸裸的自己就會呈現與展現,因此導演真的把這場戲拍得很棒,將人性的赤裸攤以最黑暗的方式呈現,卻又有種好像可以理解他的內心野心助長的原因。

因此在台詞中,觀眾就會發現的貪念在於是過去失去過了太多,就因為過去失去的很多,所以才會想要在看得見的機會出現時去把握,因此全斗光說「雖然革命的夜晚很短暫,那是那份光榮會持續很久」,他形容這是一場革命,就在於他認為這是個該要實踐的信念。我想,他的野心是從日常生活社會下的他而來的,說穿了還是那句話:「時勢造就了一個人的貪心與野心」,正巧也合理並漠視他們的行為。

➍「失敗的話,是叛國;成功的話,是革命。」

那些跟隨他的那些前輩軍人們就是如此,誰不想要從這次的機會撈好處呢?全斗光對這些人其實很會操縱,他確實是個很適合在戰場上的人,「人類這種動物啊,就是希望有強勢的人領導自己,那裡面的人是怕會往下掉,所以才待在裡面的」電影《12.12:首爾之春》開演一個小時之後開始這場叛變,我一直在看的是全斗光這個人到底是如何能夠成為別人追隨的對象,他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別人願意聽話?除了他建構出的藍圖,我覺得他真的是個很會「利用」人心來堆疊自己地位的人,編劇在全斗光這個角色的設計讓觀眾看見這種人會成功的權謀心計,當然這也襯托出這些人會集結在一起叛變,不是什麼信念的實踐,而是「貪婪」的烏合之眾

而這個計畫以劇情內容看起來很像是擦槍走火出來的,雖然有事前計畫,但基本上一切是沒有照計畫劇本走的,所以全斗光這號人物就更為值得去探究,面對毫無對策的戰爭,他到底是如何有辦法可以如此有做自信去應仗?如果要探究這個人的野心,其實真的會蠻有趣,雖然他的野心讓人不為苟同,但他其實就是一個利用大環境來造就自己的強者,例如朴正熙18年來執政留下的貪腐和腐敗軍心,以及軍心的分裂,電影中那個國防部長跑去美軍那裡躲,回來後還想要逃跑,甚至說「部長是用來守護陸軍總隊的嗎?」這很明顯就是在暗示朴正熙政權留下的分裂政府,完全是幫助全斗光走上這條路的助力

說起這個叛變,不外乎就是軍人內部的叛變,在一來一回之間,雖然是戰爭的緊張氣氛,但是我覺得導演所呈現的是一種「韓國未來命運」在這一夜的不確定性緊張感,因為很顯然看得出來全斗光這一派的人是貪婪想要得到政權的一群人,如果讓這種人得到了強大的權力,對韓國的命運當然更是一種悲劇,而李泰臣所拼命要阻擋的是全斗光的這道勢力擴張,當導演把焦點放在李泰臣身上時,有層層堆疊的「無可奈何」,因為當中有個旅長有說人數上處於劣勢,再加上許多旅都是一心會的,這樣的話語中就其實暗示出一心會的想法和勢力早就已經快要滲透整個軍隊,這也顯得李泰臣更束手無策的弱勢,而他擁有的軍人職責與清廉,在這個局勢裡根本毫無用處的諷刺。

【影評】《12.12:首爾之春》評論+結局+5解析+歷史背景,失敗是叛亂,成功不就是革命了嗎?

李泰臣遇到的不僅是能指揮的盟友少,甚至所有人都不敢擔責任,大家都躲在李泰臣身後不敢擔責任,導演刻畫出李泰臣和這些心仍惦記著當軍人職責的人在戰場上的孤獨,例如司令長和吳鎮浩在辦公室和敵人對幹的那場戲,最後兩人被亂槍給打死,這場戲中有個吳鎮浩過去的鄰居好朋友,兩人之間的立場不同,在這場叛變中因為選的的力場不同而被迫自相殘殺,過去的師徒情誼都在叛變中輕易地被抹去。我覺得這是導演刻意用來否次這場叛變的,因為同樣是軍人,但因為理念的不同,而讓所有軍人自相殘殺。

這也是為什麼李泰臣會說「大家都是照著自己的信念去活罷了」,這是《12.12:首爾之春》中有好幾段都是這樣,都是長官直接問這些人如果不想要待下的就離開(這種橋段出現不只三次了吧),都是在呈現每個人擁有都是做出自己的選擇,這是無可奈何的局勢,有些人因為現實面的考量而選擇對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但既然選擇站在對立面,那就把自己該有的職責與信念做好。

➎憲兵監:「為什麼要哄著發動軍事叛亂的人?」

至於為什麼所有人都在哄著發動軍事叛亂的人?這裡稍微討論為什麼大家都會這麼怕和全斗光對抗?明明全斗光很明顯就是叛亂的人,但為什麼還是會選擇不敢跟全斗光對幹?這是因為在軍中全斗光本來就是個很大咖的人(職位當然也是),以及軍中的每個人都知道他是一心會的重要領導人物,說白了,一心會雖然是個秘密組織,但在軍中已經是一種大家都知道的存在,而且當時大部分的軍人都是一心會的軍人,所以如果在一個同樣是軍人的團體中選擇不妥協,這分明是一種找死的行為,因為全斗光會用盡所有在軍中的人脈與力量來消滅你,因此如果你又不是太大咖的人的話,直接跟全斗光對立等於是在挑釁他。

12.12:首爾之春》完整呈現出軍中的人大家都怕死,大家都貪心,雖然怕死是人類的本性,換作是我我也「可能」會怕死而退縮,其實我覺得當時的局勢也會讓人覺得這個社會和政府沒有什麼讓人值得鞠躬盡瘁的地方,所以我可以理解那些被全斗光陣營給拉攏的人,而且人性就是如此,幾乎都是都怕自己所選的那一方會輸成為被殲滅和咎責的那一方但李泰臣到底又在堅持什麼?即便這是一場跟根本不會贏的仗,但是他還是要去,他有說「我的祖國正在我的眼前落入叛亂軍手裡,連一個抵抗到底的軍人都沒有,那還叫軍隊嗎?

12.12:首爾之春》結局

12.12:首爾之春》最後結局裡,國防部長選擇跟全斗光懦弱妥協,把反叛軍的身份加諸於李泰臣身上,李泰臣的結局下場展現當時人民的人間煉獄,權力的濫用可以如此輕易和沒有公義,這種現象就像是大家都已經在地獄待久了,變成惡魔也沒關係,因為大家都想要有好處,至少在這個地獄中可以過得好。而這部片名「首爾之春」本該是在新的政權產生讓國家走向美好的時刻,但首爾之春並沒有綻開,而是走向了夠為貪腐與黑暗的地獄時代

我們可以看到李泰臣被逮捕、鄭祥鎬被誣陷是殺害朴正熙的共犯、憲兵監也被逮捕為叛亂罪,這些擁有要對抗獨裁勢力的心念之人還是失敗了,這段悲傷的歷史中,我覺得導演就把這樣的遺憾給斷在這裡,留給觀眾對全斗光滿滿的憤怒,這樣的設計是正確的,因為導演讓我們看到這樣這個世界真的不是靠什麼信念和勇氣就可以爭取到正義的,有時候社會局勢比我們想像中更無黑暗,而同時導演也襯托出,如果這些與有權力的人的反抗都還是最後失敗了,那當時的手無寸鐵的百姓面對這樣的絕望社會,該又是如何度過呢?

//MIR 文中廣告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