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tflix|影劇觀後感 🇺🇸 Netflix|美劇|觀後感

黑鏡第六季《在海的另一邊劇情解析7討論+結局》:彩蛋《怒月》科幻小說深埋含義!

Ads
Ads

黑鏡第六季《在海的另一邊》劇情簡單,但寓意埋的超級深啊!如果沒有仔細思考的觀眾,肯定不會知道編劇的精心用意到底有多鬼才!《在海的另一邊》劇情大綱為1969年平行時空裡,兩名太空人在深空中執行危險高科技任務,遠在地球的家園卻發生難以想像的悲劇,兩人必須奮力應對。

本集的核心概念真的太震撼太有後勁!本篇文章前面先討論人性的情感問題以及「愛」的生成,後半段的解析就會很精彩,想必觀眾一定不會想到編劇導演埋哏和寓意這麼深(我看了三次才完全想通編劇偷偷埋的含義)!畢竟《黑鏡》就是科幻劇,如果你以為這一集編劇設計出可以傳送人的意識到地球上的仿製人身上如此簡單,那就大錯特錯,這背後還有很深的含義存在!一定要看到文章最後!

Ads
Ads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黑鏡》其他集數的觀眾,又不想要踩雷,那可以另外參考《黑鏡》第1~5季的TOP10排名推薦喔👉 美劇《黑鏡》推薦必看哪幾集?1~5季排名TOP10!IMDB高分9.1是它!





📣 貼心提醒 📣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Ads


黑鏡第六季《在海的另一邊》解析7看點

黑鏡第六季在海的另一邊劇情解析7討論+結局

在海的另一邊解析:愛的形成與發酵?


Ads

在《在海的另一邊》劇情裡,編劇讓這過程以及結局都和上一集《亨利湖》一樣,都是給予一個悲傷沈重的故事與結果。然而《黑鏡》的創作者就是這樣,是個情緒大師,對於人性的刻畫和探索是很充足以及深入的~ 在《在海的另一邊》裡有許多細節呈現出許多角色心境。 就好比一開始的這一幕(上圖),就暗示著拉娜其實不能接受這個仿製人,因此也不認為眼前的仿製人是自己的丈夫。在這樣大桌子的構圖上,導演也不用角色的任何一句話就能呈現出克里夫仿製人與克里夫家庭之間的隔閡,與拉娜完全沒有肢體上的接觸,和大衛與家人間的互動有著很大的對比~


然而,對比到《在海的另一邊》後半段大衛利用克里夫的仿製人身體愛上拉娜時候,拉娜卻能愛上眼前的仿製人克里夫,以下這一幕成為一個非常奇妙的人心對比,不禁讓我們想「愛是不是這麼容易可以被轉移?」,眼前的還是克里夫仿製人,拉娜不能接受眼前是丈夫,但可以把克里夫仿製人當作是給予情感的大衛~這也就諷刺的人類的矛盾心理。但這事實上也證明一件事,拉娜對克里夫不管是放人來是本尊,都是因為克里夫的離去與疏遠而似乎沒了感情,但因為大衛意識的親近以及投緣而讓拉娜心動~這也探討到「愛」是因為內在的個性與特質而互相吸引。

2


Ads


在海的另一邊解析:孤寂會讓一個人變得更自私去愛


老實說這一集的細緻和與細節,甚至是角色的醞釀堆疊都令我驚豔~也在婚姻與愛情的元素上有著深摯的描繪。克里夫、大衛、拉娜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問題~然而雖然這是科幻片,但我想要特別提的是編劇導演想要談的「愛」、「嫉妒心」,本來我是從大衛與拉娜之間的關係互動轉變來思考著愛,可是後來發現編劇導演更想要讓我們從「內心孤寂無助」的角度去看「愛」如何發酵~可是「愛」很可能會因為「嫉妒心」而帶來傷害。


當大衛借用克里夫的仿製人去到地球時,編劇導演不忘要刻畫克里夫也感受到他在太空船上的孤單,克里夫獨自一人的時光他也體驗到很難熬,因此以大衛內心被孤獨和傷心給侵襲的他,自然會更想要得到愛,或是去愛人~



導演約翰克勞利很顯然是一位情緒大師,我覺得《在海的另一邊》這一集少了編劇布魯克熟悉的惡毒機智,導演巧妙地運用孤寂和陪伴的強烈對比去刻畫一個人的心。反過來拉娜原本感受到的內心孤寂也正好被大衛的到來給替補,因此在《在海的另一邊》中間的劇情開始,編劇導演開始混合大衛和克里夫在這個家中的對比,大衛很會主動跟拉娜聊天,但克里夫基本上就真的像機器人那樣安靜地陪在拉娜與亨利身邊,做著一 個父親丈夫該做的事情而已,之間少了溫連結和溫度。



Ads


在海的另一邊解析:《怒月》科幻小說是本集故事設計關鍵


在《在海的另一邊》裡,《怒月》這本科幻小說有特別被導演給特寫,這很顯然就是本集很重要穿針引線的關鍵元素~ 《怒月》故事中裡面其實也有一個AI,這本書其實也是1960年代的小說(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這一集編劇是要設定在1960年代,因為想要跟科幻小說做呼應),這本小說的內容和探討範疇很廣,最主要是在月球殖民地的故事,不過當中一個AI在《怒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怒月》故事中講著一群覺得不受到公平對待的人在月球殖民地這裡,依賴一台有感知能力的電腦麥可,應該是說他是裝有「麥可」靈魂的電腦,因為AI發展成麥可的自我意識,成為人類重要盟友提供戰略指導分析、執行月球任務。可是麥可電腦有秘密能力,它可以侵入地球電腦的系統,包含軍事系統資料,並且幫助在月球上的人類執行策略。



其實《怒月》中麥可AI電腦的概念就是被編劇用來影射劇情中的大衛,因此編劇的目的就是要觀眾把大衛想像成他的意識是一個AI,然後進入地球上克里夫仿製人身體的AI。《怒月》裡的這個主軸故事元素很重要,因為這是會牽涉到你看這一集的角度和想法。以下的一些解析就會和《怒月》這本書的元素做結合~



Ads


在海的另一邊解析:本集沒有AI哏,深埋編劇探討AI其實很恐怖


說到編劇如何設計這個故事我們無從得知,但從劇情的架構以及一些元素、鏡頭中強調的一些關鍵東西其實就可以拼湊起來。在看這一集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時代要設定在1960年代而不是在未來的時間裡,而且故事中只有傳送機器但沒有所謂的「人工智慧AI」? 而且編劇並沒有特別去探究這個可以傳送人意識的裝置設計細節。後來漸漸地在劇情畫面中找到答案,而且越來越佩服編劇的構思和核心概念。


在海的另一邊》這一集的太空長時間航行的主軸故事其實會讓人想到《2001太空漫遊》這部電影,這裡我要先跟大家講一下這部科幻電影的內容概念想法,因為這會和後面解釋編劇設計劇情的時候有關聯。《2001太空漫遊》小說中有很長的故事,基本上就是太空船上專門負責所有太空船活動的人工智慧AI開始殺了幾個太空人,人工智慧AI是因為受不了「隱瞞秘密」才殺人。



這樣的橋段就像是本集的最後一場戲克里夫被大衛給找回太空船去修理沒有受損的橋段,這是大衛的陰謀,如同《2001太空漫遊》的AI那樣,AI會因為自己的私誼,因而有著想要保護自己的心,也會有忌妒心,《在海的另一邊》中的大衛就很像是這樣的走向。而在《在海的另一邊》結局中最後大衛與克里夫都只能孤單地繼續在太空裡活著,但大衛這樣目的在於要讓克里夫了解「失去一切」的感覺,最後編劇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大衛踢了一張椅子要克理夫坐下,畫面中我們不知道大衛到底要對克里夫講什麼(這一點我們在後面《在海的另一邊》結局那一段會有解析)。


但我想要講的是編劇在
《在海的另一邊》中並沒有詳細去講所謂的AI存在,但利用這個角色來影射大衛的意識成為一種另類的AI,威脅著克里夫。這不禁讓我佩服編劇並沒有像《瓊糟透了》那樣詳細說明利用AI哏,但在這一集中卻是以影射的方式呈現AI可能變成一個人來跟自己競爭的恐怖下場,這才是《黑鏡》所謂的「科幻」啊~



Ads


在海的另一邊解析:暗示未來的AI更能了解人的需求,取代人類


在克里夫發現大衛和拉娜之間有關係之後,兩人在太空艙裡面爭執的那場戲很棒!而且設計的很令人感到雞皮疙瘩!前面那一段我們有說到,編劇利用《怒月》這本1960年代的科幻小說書籍,讓我們把大衛想像成一個他的意識其實是一個AI進入克里夫的仿製身體裡面,其實這樣的隱喻就很明顯:「在不遠的未來,我們不要再說AI不會有情感」,大衛的存在如同AI的入侵一樣讓克里夫知道自己從沒有珍惜過自己擁有的家庭。

「你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
「我很清楚」
「真的嗎?」

確實看到大衛和克里夫對拉娜、亨利的相處差別,真的能夠感受出克里夫與家庭的隔閡,前面看過的餐桌那一幕也就是如此。而當拉娜在訴說自己在地球上有多委屈的時候,她講著「有一瞬間,感覺像是我丈夫回來了,他重視著我,我希望能這樣,我希望他也跟我有同感」,一個介入者讓克里夫清楚自己如何讓拉娜如此孤獨和空虛。

如果未來的AI能像是大衛那樣衍生出自己的自我意識和存在,編劇已經透過大衛這樣的轉變來告誡人類面對AI的戒心,因為本來我以為結局中會是大衛直接在太空艙中殺掉克里夫,然後去地球強行跟拉娜在一起,當時我還在想如果大衛就這樣取代克里夫,那人類面對AI確實真的需要抱持謹慎的態度。不過編劇反倒是讓大衛殺掉克里夫的家人,這也顯示著編劇把大衛的意識設計成一個還在思考的AI,雖然大衛有罪惡感,但他還是個帶有任務的理性太空人,因此做出來的決定不是「感性」主導。而這樣的結局也證明編劇是真的把大衛影射成一個AI。



Ads


在海的另一邊解析:大衛畫拉娜裸體畫的背後原因很深層!


我覺得大衛這個角色很恐怖是因為他就像是我們前面講的,他是編劇用他來讓我們想像成是一個AI佔用克里夫仿製身體(我的意思是大衛不是AI,而是編劇要我們把大衛的意識當成是一種AI對克里夫身體佔有的假想,並去思考如果大衛真的是一種AI,那人類的下場就可能會很黑暗),那就代表這個AI是有想法,並且會一直學習人的情感,編劇導演有用幾個細膩的橋段以及情節來呈現這一點~


在大衛這角色的刻畫上,我們會看到大衛就像是AI一樣有學習功能,學習這裡的環境和克里夫的生活(一開始學習這附近的環境和身邊的人物)→ 學習與人相處(學習與拉娜相處)→ 學習觀察拉娜的習慣(知道拉娜有看書習慣並且會和他討論書)→ 進階學習感受拉娜內心的想法(透過聊天、眼神觀察)→ 開始與拉娜有肢體接觸(懂得拉娜內心的渴望和孤寂)→ 建立情感(大衛開始畫有關拉娜的裸體畫、還把拉娜畫進去住宅的畫中)→ 然後大衛開始會與克里夫爭論自己對拉娜的情感。


所以透過上面這樣的統整,觀眾可以發現編劇設計大衛進入克里夫家庭是循序漸進的,一點一滴都在讓大衛改變,可是這是在暗指在未來的AI也會一點一滴在「學習」人類的所有細節,進而生成情感。而且當中一個更毛的設計是大衛其實沒有看過拉娜的身體,但畫出了拉娜的裸體畫,或許觀眾會覺得這一段就是大衛對拉娜的愛慕才會出自於感情畫的,是的,這是表淺的含義,但更深的含義你才會更毛。其實這一段編劇給大衛的台詞設計很妙,因爲他說「這都只是幻想」。



Ads


為什麼會覺得這台詞設計很妙,因為拉娜和大衛之間真的沒有發生過關係,也沒看過拉娜的身體,可是大衛畫出拉娜的裸體畫,這一點呈現的是大衛侵佔克里夫仿製機器人就是在「同一個機器人裡的」如果兩個相似但卻不同的Code程式碼進入同一個裝置,就很可能會出現問題,例如大衛可能多少有克里夫意識程式碼中的資料~因此大衛說的「幻想」其實就是資料重疊的概念,這也是為什麼編劇要設計克里夫質問拉娜是不是和大衛發生關係,這除了表層意義克里夫不相信拉娜之外,還深深暗指著大衛的意識中和克里夫的記憶有了重疊


所以編劇設計克里夫和拉娜吵架爭執到底有沒有跟大衛說什麼的時候,其實這一段就是呼應到《怒月》書中麥可AI電腦可以入侵到地球系統的能力,因此大衛清楚知道克里夫不碰拉娜、並且大衛還知道拉娜裸體的原因就在這,大衛就是在意識程式結合之中能夠讀到克里夫仿製人身體內的記憶。

3


Ads


《在海的另一邊》結局解釋:大衛為何這樣做?


大衛最終利用克里夫的仿製身體去殺掉拉娜和亨利,如同前面我們所講的《怒月》這本書還有《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也有小說)裡,《在海的另一邊》結局與元素都與這兩個作品一些呼應~


首先來說說與《2001太空漫遊》的呼應,因為這本科幻小說有被拍成同名電影,而這部電影裡與人工智慧AI對抗的角色正是太空人「大衛」,所以編劇在設計這一集的時候在名字上的取名或許也並不是巧合~ 又或者是編劇的故意巧思。



至於「嫉妒」的議題,在《怒月》的故事裡,講述的是月球上的殖民者不惜一切要求資源重新分配的不平等;以及《2001太空漫遊》故事中,太空人為了繼續任務而必須要殺掉AI,因為他相信他自己必須這麼做,否則任務就會泡湯。這呼應到《在海的另一邊》大衛在失去家人之後一直在抑鬱,因而有一幕是他選擇在太空艙中自殺,這樣的舉動編劇除了是呈現大衛本身的孤寂感正在讓他走向死亡之外,其實也是在呈現大衛這個知道自己的「嫉妒心」會毀掉任務,因而想著自己可能讓自己走向死亡會比較好。



因此在《在海的另一邊》結局中,大衛為什麼會殺克里夫的妻小?原因在於他認為任務可以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他們都斷絕「嫉妒心」,只要克里夫也沒了妻小,那大衛與克里夫就會處於同一個水平的出發點、平等的競爭環境中(這一點也呼應到《怒月》裡月球殖民地的人要求「重新平等分配資源」的概念)。或許這也解釋在最後一幕大衛踢了一個椅子給克里夫要他做下的橋段,這就很像是在表示他們現在處於一個公平競爭環境中,可以開始進行公平的合作,只是大衛沒有發現的是自己已經精神錯亂的悲劇。

Ads
//MIR 文中廣告


Ads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