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tflix|電影觀後感 👨‍👩‍👧‍👦||劇情片,故事

《 美國女孩 》評價與心得、結局:若妳是想逃避,在任何地方都一樣

Ads
Ads


📣 貼心提醒 📣
本文會爆雷劇透,還沒看過影劇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讀下去喔!
本站使用平台以Netflix、Disney+為主,其他平台為輔,有些影劇不一定是Netflix的!
♥ 如果想定期獲得新文章通知,歡迎追蹤Netflix追劇筆記本臉書專頁



《 美國女孩 》劇情大綱、預告


挾著金馬獎三項大獎及影展期間口耳相傳的空前好評,Netflix太強大!今天上線很值得追的《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台灣電影!當初錯過院線期間的觀眾也可以好好催淚一場了! 本片劇情大綱為2003年 SARS爆發期間,13歲的芳儀因為母親生病而搬回台灣,卻難以適應搬家後的生活。


《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IMDb評分為 7.9 / 10(本片即時評分這邊請),這部片讓我想起前陣子看過的《瀑布》,雖然是不同背景時代,但同樣都是以疫情期間為當下背景,透析著人們在疫情下以及家庭上的磨合,《美國女孩》和《瀑布》一樣在人物和情感上的刻畫都很細膩,不會急著大爆發,而是一點一滴地堆砌並在最後有個臨界點爆發出來。我很喜歡這種風格的設計,過程中導演用這方法讓觀眾細細去品嚐每一分每一秒的情緒與情感,使得觀眾整過程緊抓著同樣的議題越探越深。

Ads
Ads


這部片相當推薦大家觀看!不看可惜~ 據說這部片的經歷是導演阮鳳儀的經歷,難怪導演訴說故事的方式相當到位,一直讓觀眾靜下心來咀嚼,但內心又是很奔騰難耐鼻酸、複雜!





Ads





《美國女孩》評價與心得、結局



美國女孩–這家庭很有「寫實」的味道


Ads

《美國女孩》找來的演員真的很真實,也相當樸實和平凡,先別誤會,這不是貶義,而是稱讚,我喜歡劇組找來這四個演員成為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電影一開篇就讓觀眾看到一個充滿壁癌的屋子,在這樣的場景中有著很「寫實」的味道,他們不是有錢人也不是特別窮的家庭,而是一個普遍的小康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會存在著許多生活上的煩惱,但有時也幸福~ 這樣的場景與氛圍也是本片中很重要的設計。


觀眾看這部片時應該就會感受到這就是一個家庭常遇到的家庭問題和課題,家庭中吵的永遠是錢、對彼此不理解、絕對別人不愛自己、想逃避這個家、這個家沒有愛等等。片中王莉莉是患有乳癌的病患,全家是因為王莉莉生病才有機會聚在一起,就好比《瀑布》一樣,永遠只有在家人生病時我們才有機會停下腳步與家人相處,但相處之時才發現彼此都是這麼疏遠,尤其整片我們會一直聽到芳儀、芳安兩人一直會問著「媽媽會死嗎?」


我想這也才讓這家人驚覺他們一直埋頭地分開生活忙於過每一天,但忘了這個「家」,當中我記得芳儀有問過「如果媽媽沒有生病,我們一直在美國嗎?」這就代表著這個家在王莉莉生病時從沒有想過要聚在一起過,所以片中一家人又聚在一起時,也等於帶出了這個家早就潛在未解決的許多課題,我覺得這個家大家都在想辦法要面對,可是過程中卻又是摩擦不斷,呼應到結局梁宗輝講的「如果你是想逃避,在哪個地方都一樣」,因此這一家人在吵架的過程、怪罪對方時,也等同於在逃避自己的內心,好比是芳儀一直說美國好想要回美國;又好比是梁宗輝每次都是用「你不要想這麼多、你幹嘛又講這個、只是感冒大驚小怪」等等話語回應王莉莉,這些都是這家庭中成員們在逃避的反應。



Ads





美國女孩–角色們各自逃避要面對的課題


《美國女孩》中,這個家的每個成員各自有課題必須要面對,但這過程中他們花了很多時間適應,而在適應的過程中也一直在透過「吵架」的方式來逃避,因此不要覺得《美國女孩》中一直在家庭吵架,其實這是角色們各自在逃避自己必須要面對課題時的反應,以下我就分開談:


❶ 梁宗輝:逃避大環境經濟壓力+家庭


《美國女孩》這部片讓我很喜歡的就是演員們的演技,莊凱勛本身就是一個很厲害的演員,過去他有許多作品都很厲害,想必大家一定對《志氣》都不陌生,很難想像莊凱勛以前其實是凱渥的模特兒出身的,但其實他有演過多部舞台劇,他完全是在演員這區塊大放異彩也走出自己的路,我最愛他的戲路是「罵人」,在《美國女孩》中的莊凱勛也是個嚴父但也是個慈父,在內心戲中莊凱勛把撐起這個家的父親角色詮釋得相當高壓,莊凱勛的內心戲相當強大~ 觀眾可以發現梁宗輝這個角色在孩子面前總是一股很強大的氣勢和脾氣,但在他要去接芳安回家的時候,他卻在樓梯間潰堤。


我一直覺得這個父親是很典型的台灣父親,認為賺錢讓孩子有更好的東西與教育就是一種疼愛,他的作法並沒有錯,不過他這種父親就是扛下超出他可以負荷的壓力和責任,在這個家庭中我自己認為他是最煩躁但又不能倒下的一個,因為本片的時代背景是2003,不僅是面臨SARS爆發的時候,更是台灣經濟不太好的時候,因此對梁宗輝來說不僅是家庭壓力,外在壓力也很大,所以當中觀眾也可以一直聽到梁宗輝一直講「你不要想這麼多、你幹嘛又講這個、只是感冒大驚小怪」等等話語回應王莉莉,這些其實是他在逃避面對現實的反應


甚至片中有幾段和王莉莉的大吵,這些大吵的橋段並不是沒有意義的編排,而是夫妻間常面對的現實面,尤其是每次王莉莉想要跟梁宗輝討論她死掉後該做的事情時,梁宗輝總是勃然大怒,這就是梁宗輝拒絕妻子有可能會死掉的現實



Ads


❷ 王莉莉:一心想著死掉就是在逃避現況


《 美國女孩 》中的王莉莉是個要面對自己可能會死掉的角色,她既是病人,也是妻子,更是母親。這個家庭一切都不是王莉莉想得那樣上軌道,片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王莉莉會一直講著自己死掉,在身為母親、妻子角色的時候王莉莉總是相當強勢,一直會希望如果她先走一步的時候大家仍然一樣上軌道,所以王莉莉一直在這樣著急又強勢地要芳儀、芳安、老公都能自己自理,就正式代表著王莉莉本身已經放棄活下去的慾望,反過來看就是不想正面面對自己的癌症,因為王莉莉一直恐懼著(她的恐懼可以從她自己一個人去做化療時獨自哭泣難過的畫面感受到)。


所以王莉莉的軟弱或許是希望家人們可以自己堅強,王莉莉常常會碎念芳儀、芳安把事情做好,不要讓她隨時三催四請和叮嚀,其實這就是王莉莉想要表現出希望她們不需要這個母親的存在也能正常生活,然而就因為這樣的內心軟弱才會讓家人陷入一個「王莉莉得癌症,搞得像全家人得癌症」一樣的氛圍。 當中芳儀有說「如果媽媽軟弱我就會跟著軟弱,如果媽媽恐懼我也會恐懼」,王莉莉讓芳儀感受到的是媽媽已經打算要放棄這個家庭,這也是為什麼王莉莉常常把自己的死掛在嘴邊。



Ads


❸ 梁芳儀: 想回去美國是逃避面對媽媽生病、學校


說到芳儀這個角色,「美國女孩」講的就是她這個重點角色了,透過芳儀這個角色可以看得出來她在台灣的生活非常不適應,在很多層面她都獨自默默地承受許多悲傷和不適應。 芳儀面對媽媽的病情有在演講稿中提到「如果媽媽軟弱我就會跟著軟弱,如果媽媽恐懼我也會恐懼」,芳儀在片中比較喜歡爸爸,是因為爸爸能夠滿足芳儀的需求,例如買腳踏車、買梳妝台。但我覺得在芳儀心中並不是因為爸爸可以買她喜歡的東西,而是覺得爸爸可以理解自己的「內心」,反之媽媽就不是。


媽媽對芳儀的反應幾乎是一種很負面的情緒,芳儀不喜歡的是「媽媽一直說著自己會死」的事情,對一個孩子的內心來講,就是要逼迫她去接受「我將要失去媽媽」的殘酷事實,這對一個小孩來說是很不能消化和理解的心態,因為媽媽如同放棄這個家一樣,不想要奮鬥活下來~ 我很喜歡國文老師透過芳儀內心對媽媽的恨,去想著要對媽媽說什麼的橋段,其實媽媽有沒有去聽演講並不是重點,重點是芳儀透過文字讓芳儀去發現自己逃避的內心以及對媽媽的感受,也被父親看到芳儀和媽媽之間的問題,才會讓爸爸說出「如果你是要逃避,在哪個地方都一樣」。 


芳儀這角色的校園生活也是被巧妙用來比較美國、台灣教育的不同,片中有許多片段其實都是在暗諷台灣的填鴨式教育,例如「52分在你們美國是及格的嗎
」、「少一分打兩下的體罰」「請妳女兒不要再跟我女兒玩,因為我女兒的成績都變差了」等等,這也是為什麼芳儀有一次忍不住對老師說「我又不是不努力讀書」,再加上家長座談會上思婷的媽媽要芳儀不要再跟思婷玩,王莉莉就說了「如果只有考好成績才配當朋友,這種朋友也不需要」即是在暗諷台灣社會給小孩的教育是只對小孩的成績在乎。


就因為家庭中要面對媽媽和學校不認同自己努力的壓力,芳儀才會想要回去美國。當中芳儀自己去馬場找到馬的時候那一段真的很鼻酸,這匹長得像「水花」的馬不願意戴上馬鞍與繩索,芳儀越來越難過地說「Please, I need you」,這句話很淺白,但卻承載著相當大的情緒,馬匹的不配合也就如同在告訴芳儀:「這裡不是美國,我也不是水花」的殘酷事實。



Ads





家庭中不必逼對方做到最好


從更大的格局去看《美國女孩》,當中令我覺得可以放在這個家庭中一段很重要的對話是思婷和芳儀的對話。


思婷:「妳到底在恨你妳媽什麼?」
芳儀:「我希望她可以做得更好」
思婷:「如果這已經是她最好的呢?」


在家庭中彼此間口中講的都是「我為你好」,但事實上就像是芳儀對媽媽講的「妳只想到妳自己」,但媽媽也反過來說:「妳自己還不是一樣」,這就讓我們看出這個家庭沒有人有錯,就是沒有站在彼此的角度去著想和感受。當芳儀說希望媽媽可以做的更好時,其實也是一種逼迫媽媽要馬上成為一個健康的媽媽一樣,但芳儀忘了媽媽也有自己的悲傷~ 而「家庭中不必逼對方做到最好」的概念也套用在這個家庭的所有人,例如王莉莉其實也不該把梁宗輝逼迫要讓這個家換房子,這種舉動就像是在逼迫梁宗輝要做到最好一樣,讓梁宗輝被壓得喘不過氣。


其實看《美國女孩》的時候就像是在看自己或是身邊家庭的百態,這些應該都是我們會遇過的課題,看到最後我想觀眾也是能夠體會在家庭中別去逼迫任何人強加改變,每個人只要「做到這樣就好」,因此在結局中芳儀主動告訴媽媽「妳不要死」,這就是芳儀在演講稿中的希望,也是化解母女疙瘩的一句話,而梁宗輝要去在芳安的時候也在樓梯崩潰,其實這是一種放心的表現,因此雖然電影最後一幕直接是芳儀開心迎接妹妹,不過這個家似乎是真的都放下對彼此的要求和逼迫了。



Ads


台灣電影推薦:

《當男人戀愛時》評價、心得、結局:你以為你欠我的是錢嗎?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導演剪輯版》評價心得+結局:那天掉頭就走的只有妳的驕傲
《親愛的房客》電影評價心得、結局|最好的贖罪方式或許就是愛
《角頭外傳浪流連》評價心得:角頭談起戀愛,背後那身不由己的抉擇
《緝魂》電影評價心得:你說的執念對很多人來說是需要的,你知道嗎?
《返校》評價+感想+解析:害怕之下,讓我選擇忘記
《誰先愛上他的》評價/觀後感:輕點同志議題,不講對錯,我們都愛他就好
《哈囉少女》評價/觀後心得:女高中生婊到無法無天
《女鬼橋》評價&劇情&分析:驚嚇滿分縝密劇情校園恐怖傳說
《美國女孩》評價與心得、結局:若妳是想逃避,在任何地方都一樣

Ads
//MIR 文中廣告



本站更多影劇分類: Netflix電影 Netflix影劇 Disney+電影 Disney+影劇

以上,觀後感分享給大家,個人一些淺見,歡迎在側邊欄位訂閱免費電子報,或是利用臉書專頁追蹤新文章發布!歡迎來【臉書專頁】聊劇情喔~ 文章中圖片擷取自預告、影音平台及其他相關網站提供之劇照,僅作為影劇推薦與評論所用,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




Ads